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小学生诗歌节引各界反响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南方日报  2011-12-12  字体:  

  “我的梦想就是像你们一样幸福自由地写诗。”在被小选手问及儿时的梦想时,舒婷这样回答。对于每一代人来说,童年都是内心最柔软和敏感的时刻,一首好诗、一首好歌、一幅好画,都可能会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也是小学生诗歌节格外强调“建立好的文字标准”,让孩子习惯自由、真诚、有趣表达的原因所在。

  2011小学生诗歌节获得了舒婷、北岛、贾樟柯、汪国真、郎朗等文化名人的积极评价,将“最优秀的文化与基础教育对接”的理念也获得了文艺界人士以及小学老师们的认可。昨日在颁奖仪式现场,舒婷更是充满感慨地题词“萌发诗苗,志在未来。”据组委会介绍,在成功举办两届小学生诗歌节的基础上,明年将延展至诗歌艺术节,同时启动“艺术教育公益行动”,让最优秀的文化领军人物参与到基础艺术教育普及的公益行动中。

  “这么小年纪就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看了很感动”

  文艺界反响

  “这届诗歌节办得非常好,孩子们这么小年纪就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我看了很感动。”舒婷在参加完小学生诗歌节颁奖典礼后对记者说。在她看来,既评选小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也鼓励优秀的指导老师和学校,这是一种很好的做法,“可以看得出来,老师们都非常有涵养,很用心地教育学生写诗。”

  广州画院院长方土则认为,致力于将审美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像小学生诗歌节这样的活动更显珍贵。“艺术是创造的源泉,是促使人的思维、改变人的思维的一种方式。但艺术教育渐渐变成一种功利性的教育。很多家长让孩子去学艺术是为了考学,偏离了艺术的本意。无论是诗歌、美术或是音乐,都是一种营养,并不是现炒现卖的东西。”方土认为,许多家长只看见眼前的,却忽略了美育教育是影响孩子一辈子的事情。

  “天空的颜色是湛蓝的,让人很想睡一觉的蓝色;花朵的颜色是五彩的,鲜艳到你的眼睛舍不得眨一眨。”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许鸿基对于孩子们的诗歌印象深刻,他说,除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让孩子从自然界细微的关系和关注中发现美,还能培养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领悟力。

  而在著名话剧演员姚锡娟看来,美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倡导一种真善美的理念,“特别是对于孩子,口号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空洞的符号,如果少些急功近利的东西,通过一些经典戏剧的演绎慢慢熏陶,让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

  谈到对诗歌节未来的建议时,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强调“公益”的作用,“孩子们的比赛要比成人更加抵制功利的行为,保持纯洁性。”许鸿基说。

  “诗歌言情言志,是最贴近孩子心灵的一种文体”

  教育界反响

  “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而是为了培养我们的一颗"诗心"。”对于诗歌教育的意义,小学生诗歌节“优秀指导奖”获得者、中山市三鑫纪念学校副校长叶才生如此表示。“诗歌言情言志,是最贴近孩子心灵的一种文体,是孩子或含蓄、或直接地表达自己的途径。”叶才生说。广州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魏春峰则认为,诗歌对精神的建构作用曾经被人们所忽视,现在,小学生诗歌节把这些作品传播出去,又重新勾起了人们对诗歌的重视,让人们认识到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是需要诗歌来呵护的。

  今年,小学生诗歌节参赛作品达20000多首,越来越多学校开始参与到“诗歌教育”的队伍中去。对于“诗歌教育”在现代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广州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魏春峰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考试为主的教育方法的不足。“诗歌的语言是抒情的,它是个人的、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感悟。诗歌写作很难被引入到现有的以考试为主的教育制度中来,但是我们又很需要这样的一种教育。”

  诗歌节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叶才生认为,下一步应该让它走进校园,应该让诗意的思维、典雅的汉语,尤其是这种诗意教育的施教模式真正融入到寻常的语文和德育课堂中,发挥它的施教作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