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外合作(含内地与香港地区)大学校长论坛在港中大(深圳)举行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 2016-04-18 字体:大 中 小
4月15日,“2016年中外合作(含内地与香港地区)大学校长论坛”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举行。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温州肯恩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等7所学校、正在筹建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筹)、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筹)以及国内其他知名大学的校长、副校长及相关代表齐聚深圳,共同探讨中外合作大学的发展趋势,总结中外合作大学的办学经验。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生建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主任孙建明、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锋、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以环、广东省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郭雨蓉、深圳市龙岗区副区长杨莉应邀出席。
论坛主题是中外合作(含内地与香港地区)大学的现状、机遇与挑战。研讨的内容主要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分析与探讨、以中华文化为立足点对国际化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中外合作(含内地与香港地区)大学在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与参与性作用,以及办学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等。
中外合作办学助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致辞中对中外合作(含内地与香港地区)大学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郝平副部长还提出,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阵地,多年来,深圳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不断探索,成绩斐然。
2015年第三方机构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质量、招生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第一个指标是就业率,2014年,中外合作大学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5%,就业学生中70%能够在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工作,毕业生对就业满意度达到92%。第二项指标是满意度,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也达到90%,95%的毕业生愿意向社会和广大考生推荐母校。最后是录取分数线,中外合作大学的高考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招生质量成绩斐然。郝平副部长认为,以上的数据可以作为中外合作大学办学成果的一个参考。
到目前为止,经审批和复核通过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全国共计2411个,涉及理工、人文社会等十二大学科门类。从办学规模来看,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在校总数约55万人,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在校生约45万人,高等教育阶段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超过160万人。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办学质量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
国际化人才如何落地生根
本次论坛的主办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是深圳地区首个中外合作性质的高等学府。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在会上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秉承香港中文大学“博文约礼的”校训,创建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表示了充分肯定,并提出本次论坛在港中大(深圳)举行,有利于合作办学大学更好的扎根中国土壤,开花结果,为中国,也为世界培养更多的一流人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院士则在欢迎致辞和主题演讲中提出,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不到十五年的时间,每一个学校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可喜成绩,但也面临同样的挑战。这些挑战当中有一些是宏观的,比如说教育体制问题,比如说国际化高端人才的引进问题。有一些问题可能是具体的、微观的,比如说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办法,使海外的人才更快的适应当地的情况,比如招生问题等等。而2016年中外合作大学校长论坛则有这么一个平台,使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有机会讨论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
徐扬生院士还特别提出中外合作大学的人才落地问题。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强项就是一点“洋味”,但是弱项也在这个地方,人才怎么落地生根这件事情不容易,当地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该如何为当地社会经济做贡献?“如果所有毕业生到最后都到外面留学,没有留下在深圳工作,我觉得这并不是很成功的地方。”徐扬生校长表示,这并非不鼓励学生出国交流或在毕业后出国发展,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为例,2015年暑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14级本科生中已经有40%的大一学生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开展暑期课程学习,获得了相应的学分。2016年暑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将组织340余名大一大二的同学参加暑期海外学术项目,合作院校涵盖剑桥大学、伦敦政经学院、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杜克大学等。目前,本科生的累计出国学习人次已超过在校本科生人数的50%,居国内院校之首。学校鼓励同学多进行国际交流,培养国际视野,但希望这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学有所成后,有机会为祖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多元文化共融——让世界成为你的课堂
会议进行期间,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的七所大学分别作主题发言,分享各自的办学经验。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外合作大学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怎么来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怎么让大学更加有影响力,这都是中外合作大学校方需要思考的问题。正如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Patrick Hackett所指出:“随着学校学生的规模以及数量不断扩大,我们需要更具有创新性的思维与行动,来应对学校未来发展可能会遇到的难题。”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则认为,中外合作大学在营造创新环境的问题上,首要注重的是多元文化的融合:让世界成为你的课堂。
在中外合作大学的国际化大环境里,多元文化给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多元的视角,老师、学生来自不同的教育体系,来自不同的文化环境,在这种文化的碰撞当中会有很多新理念和新思想。而学校应该担当的角色,则是在文化碰撞的过程当中,提供交流平台,让学生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交流合作,实现多元文化融合。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