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并进,“医”路同行谱新篇
“我们帮扶的不只是6个人,而是整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把帮扶工作当作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三年来,南方医党政领导班子全过程、全方位、举全校力量支持广东医。党政领导班子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多次到广东医,为学校的建设发展传经送宝。“冲补强”考核、“十四五”规划、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等,每一个重要的节点,都能看到南医人的身影。他们把广东医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以主人翁态度积极作为。
广东医科大学高度重视南方医的结对帮扶工作,帮扶一开始就坦诚相对,亮明“家底”,希望在南方医的支持下,加快学校学科内涵建设,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学校领导班子及相关部门全力支持帮扶团队和挂职干部开展工作,让团队同志以最快速度熟悉情况并融入岗位。广东医教职工既把帮扶团队当成指导专家,又当成自己的团队成员,在提升学科科研水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虚心请教、不断融入新理念,探索新尝试。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帮扶团队成员立足岗位职责、事不避难、事不避小,与广东医人一同在多领域协同发力,不断推进工作突破。
瞄准“靶心”,全力以赴开新局
帮扶团队一直以来把广东医科大学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作为自己工作的制高点。团队结合学校实际,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围绕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确立的“1133发展战略”,共同制定了《南方医科大学教育人才组团帮扶广东医科大学工作方案》,并据此开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经历过广东医凌晨三点的夜,目睹过广东医清晨第一缕阳光”。帮扶队员经常把办公室当成家,为了做好某一项工作,彻夜加班常态。“他们太拼了,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作风,尽职尽责,使命必达。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广东医人这样评价他们。这股拼劲也深深打动、带动广东医教职工,经过大家共同努力,广东医科大学取得一个又一个亮眼成绩。过去三年里,学校晋级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药理学与毒理学新增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临床医学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一流本科课程20门;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
帮扶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之余,两校也不断探索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帮扶团队为两校内涵建设积极搭建桥梁,加强对口单位的合作交流。目前,两校已有20对单位成功“牵手”结对,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4个学科组建了8个校际科研团队,开展深度合作,其中南方医刘叔文副校长为药理学团队负责人。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促发展
支部建在团队上,帮扶团队在进驻广东医科大学三周内就成立了党支部。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支部成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南方医的优良作风,工作中雷厉风行、敬业奉献、攻坚克难。
三年来,军人的优良作风在帮扶团队队长黄文华教授身上充分体现。作为学术专家和管理干部,两校三地辗转奔波,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帮扶队员李凌、肖维威、龚艳艳、李琳、白晓燕几位同志,克服家庭、工作、生活的诸多困难,主动作为,与广东医科大学全体教职员工一起,扎实推进各项帮扶工作落地落实。
两校一家亲。三年来帮扶队员全身心融入广东医的工作、生活。除了工作中加班加点,广东医的团队活动也从不缺席,党员的责任担当体现在校园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上。“我们从广州回来参加校运会。”因为工作需要已经回到广州的他们,为了集体荣誉特意从广州赶回东莞,只为在校运会上多争取团体分数,把每一个集体荣誉作为重要任务看待。广东医的师生们也从不把他们当外人,教师节的一块蛋糕也要亲自送到帮扶队员的手上……就这样,两校“医”路同行,三年工作生活的甘苦与共让广东医教职工与帮扶队员建立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革命友谊,在工作中进一步紧密合作,形成攻坚克难的合力。
当前,第一轮帮扶对口工作已圆满收官,帮扶团队为学校注入加快发展动能的同时,也建立了两校密切往来的深度合作机制,给广东医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结下了深厚友谊。新一轮帮扶工作即将开启,两校也将继续携手努力,续写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王丽君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