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国日报“2024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举行,逾300名获奖师生、业界专家、媒体代表等汇聚一堂,共同见证赛果揭晓。
中国日报大学新闻奖颁奖典礼在北师港浸大(UIC)举行(摄影:何秋蓓)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期待学子们涵养创新精神,努力成长为未来新闻界的主力军,为中外文明的交流与民心相通贡献力量。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致辞(摄影:何秋蓓)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兼香港版总编辑周立希望同学们能成长为适应媒体环境快速变化的多面手,努力维护新闻的社会意义与价值,勇敢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兼香港版总编辑周立(摄影:何秋蓓)
北师港浸大校长陈致教授指出,过去四年北师港浸大学子积极参赛,共收获51个奖项,充分展现了学子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他寄语同学们保持专业热情,不断攀登新闻传播事业新的高峰。
北师港浸大(UIC)校长陈致教授致辞(摄影:何秋蓓)
本届“大学新闻奖”共收到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90余所院校的近千份中英文作品,参赛人数逾三千人。经过激烈角逐,北师港浸大参赛学子斩获11个奖项,北师港浸大获最踊跃参与学校奖。
来自媒体与传播学的“最佳搭档”——黄靖婷与李芷如这次收获了“最佳新闻写作”冠军、“最佳标题”冠军和“最佳经济新闻报道”季军三个奖项。着眼社会边缘群体与灰色产业链,她们克服采访与调查中的重重困难,于作品中揭露了非法行业的种种内幕。
“北师港浸大的教育方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老师们总是很支持学生们去关注自己好奇的东西、去做自己关切的选题,这是老师给予我们的各种支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黄靖婷说。
她认为采写过程中应保持谦虚,因为很多时候在与受访者深入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与预想方向不一样的走向,所以要做的就是保持聆听。“我们专业还有一个词叫Keep running,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记者也好,作为内容创作者也好,我们都得时刻调整自己的节奏,跟上时代步伐。”
而双星铄、赵泊瑞、许靖奇、杨皓添团队则将“最佳新闻特写”亚军和“最佳标题”亚军两个奖项收入囊中。“指导老师林庆宝博士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比如鼓励我们放眼全球研究各地的相关法律法规等信息、收集数据并分析。他的指导对我们的作品意义重大。”
选题与写作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人与事都让双星铄备受触动,“我们就想能不能为他们说一点话、做一点事”。在他看来,新闻学作为人文学科,最离不开的就是人,“无论是身边的队友、老师,还是受访者以及我们所关注到的形形色色的人,我们的目光始终要放在人身上。”
和晓丽、顾锦颐、马瑜瑶、林畅的作品《Upside-down Job Market》被评为“最佳经济新闻报道”亚军。通过大量调查采访,她们用作品揭露了“付费实习”的社会乱象。对于未来有意参赛的同学,和晓丽建议“不要畏难,相信自己”,拥抱可能性。
嘉宾参观学生作品展
香港中联办台务部副部长肖洪,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晁桂明,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处长廖李可期,澳门特区政府新闻局研究及推广厅厅长林佩贞,珠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陈建海,共青团珠海市委员会书记智然,珠海市台港澳事务局副局长陈哲元,珠海市教育局副局长方蕾,香港报业公会主席郭艳明,北师港浸大党委书记、副校长毛亚庆等嘉宾亦出席了本次颁奖典礼。
通讯员:邓雅文
(新闻公关处)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