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大学子忆恩师高华年:一代师表 流芳千古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  作者:新快报  2011-09-27  字体:  

高年华

  “辨微音,研彝语,考方言,一界士人尊泰斗;推汉学,育英才,携后进,满园桃李悼良师。”昨日,著名语言学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家、对外汉语教育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高华年先生追悼会于广州殡仪馆举行。中山大学师生及高华年先生的亲朋好友等400多人前来吊唁。

  高华年一生著述甚丰,早在1958年就完成了《彝语语法研究》一书,奠定其在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领域的地位,而《广州方言研究》则是高华年耗时近20年的另一部著作,也是他与广东的“亲密”见证。该书于1980年在香港出版,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广东方言的著作。

  高华年一辈子教书育人,甘为人梯。在西南联大解散后,他先后到南开大学、岭南大学任职。1952年起,任教于中山大学语言学系。1954年,中大语言学系被调整到北大中文系,他和商承祚、陈必恒等留下来并到中文系担任语言学教研室主任。

  高华年培养了许多高足,获悉恩师去世,不少学生著文纪念恩师。中山大学中文系傅雨贤教授著文“痛失良师,日月同悲。堂堂正正做人,全心全意育人,呕心沥血著书,正是高老的一生真实写照”。

  傅雨贤几十年来一直在高华年领导下工作,最让他钦佩的是老师扎实做学问的精神,“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疏忽”。

  几十年来,高华年为学生讲授的课程有《语言学概论》、《语音学》、《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汉藏系语言概要》等。“高老离开讲台后,《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汉藏系语言概要》这两门课就已‘失传’,再也没有老师能接班开课。”中文系代系主任李炜教授感慨道。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