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广州新华学院平稳有序开展线上教学:“云端”守望,静“莞”战疫
2022-03-18 13:58:00
广州新华学院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根据东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自3月14日起,广州新华学院东莞校区实施封闭式管理,暂停线下教学活动,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在“静‘莞’战疫”的特殊时期,学校统筹谋划、科学布局,有序启动线上教学,全员参与、全过程跟进、全方位发力,从教案设计到技术支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立足抓早抓细、做实做好督查,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质量,为每个教学环节保驾护航,开启“云端守望”模式。
        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部署下,教务处及各院系制定线上教学方案,做好个性化教学活动安排,信息与网络中心、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等部门全力做好保障工作,加强线上教学过程管理。授课教师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研讨与教学方法创新,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教务处和各院系组织好授课教师做好学生线上教学辅导,及时答疑解惑,开通直播、回放、在线弹幕、教学资源共享等功能,帮助学生克服线上教学带来的困难,保障教学质量,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认可。
搭建“云端”讲台,为“空中”课堂提质增效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学校春季学期学生返校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教务处提前筹划,于2022年2月19日开学第一天召开各院系(部)分管教学领导工作会议,对于暂缓返校的师生,根据“一院系(部)一策”的原则制定线上线下同步教学、考试、平台资源等方面的应急预案,落实开学第一周的教学工作安排。
教务处及时组织召开在线教学工作会议
        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教务处及时调整教学和考试方案,连续发布《2021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初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教务处关于做好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周教学检查工作的通知》《教务处关于做好2022年春季学期在线教学工作的通知》《教务处关于做好2021学年第二学期返校重修报名工作的通知》等系列通知文件,坚持传承践行新华“四个一”教学传统,切实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工作,全力保障教育教学工作安全有序高质量开展。
        据教务处处长苏宁教授介绍,由于本学期线上教学、线上线下同步教学课程数量众多,为及时了解在线教学情况,确保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同质等效,教务处于3月7日起组织处内全体人员对全校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进行抽查和教学质量专项督查,并将院系检查任务分解到每个工作人员,确保教学质量督查覆盖全校各个教学单位。从教学检查的情况来看,有了之前线上教学的经验,任课教师再次化身为“主播”,能迅速投入到线上教学工作中,教学秩序井然有序。教师授课方式多元,包括超星学习通直播、腾讯会议直播授课、利用平台现有课程组织互动讨论、自学+答疑等多种类型。有的教师通过腾讯课堂嵌入知识点选择题,学生现场选择答案之后可以即时显示全班答题情况;有的教师鼓励学生随时问,以便教师与学生实现灵活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线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线上学习不松懈,踔厉奋发向未来
        当前,学校全面开启在线教学以应对疫情防控的新挑战、新考验,每一位新华人都在线上静“莞”战疫,共度时艰。师生们相聚线上,不负韶华,积极探索有效的线上教学方式,确保关键时刻学习不掉队。
        外国语学院王亦琳老师表示,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师生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通过腾讯课堂直播和学习通录课相结合的形式,既能实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又可以让学生自主把控学习进度、及时巩固学习内容。她表示,在教学研讨方面,通过提倡同学之间自主组队,融合网络技术并开展小组学习任务,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线上教学中的主动性。同时,要清晰具体地规划学习目标任务,通过使用奖励策略,及时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经济与贸易学院李佳蓉老师表示,在线上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互动性,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观点。在针对学生线上教学面临的问题时,她建议学生提前下载任课教师的学习视频及课件等相关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提前预习,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希望每一个同学在老师们的指导下,都能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意加强锻炼,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彦老师表示,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做好从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相衔接的教学方案,以备不时之需;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要及时了解、关心并安抚暂缓返校的同学的精神状况;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线上教学的互动性,将线上教学效果最大化。她表示,在线上线下教学衔接过程中,老师们需要做好带头作用,在线下课程中要求学生配合做好防疫工作,科学佩戴口罩,并针对暂缓返校的同学进行同步课堂直播;同时,在线上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情况和学习问题等,及时反馈相关问题。此外,任课老师们可以利用课前或课间时间与同学交流,积极了解学生的近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性看待并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消除焦虑心理。
        20级经济与贸易学院谢琪同学认为,学校以“直播+录播”相结合的在线教学模式,既有效应对了疫情的挑战,又解决了绝大部分暂缓返校学生的学业问题。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她建议,首先要提前预习好课程,以便在听课途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与老师沟通;其次要提前调试好学习设备,确保线上学习的顺利进行;最后,要选择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才可以令自己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20级外国语学院刘倩同学表示,因疫情防控的原因,她目前还在居家学习,但即便是在线上学习,课堂学习氛围也十分浓厚,同学也都十分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她会对学习时间与娱乐时间及时做好规划,充分利用课余可支配时间,提高自己在学习上的自律性与自觉性。希望疫情能够尽快结束,让自己能够早日返回校园中与大家一起学习。
        21级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张一航同学认为,在线上课堂学习中,学习氛围特别活跃,大家在宿舍里也都能够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针对线上集中上课网络拥挤的问题,他建议,可以在网络卡顿的时候与舍友一起听课,通过减少设备连接的方式让网络更为通畅,也更有学习氛围。面对接下来的线上课程,他表示,要更加专注地紧跟老师讲课的进度,根据自身情况,劳逸结合,合理规划好学习和休息的时间。
        21级公共治理学院陈柳芝同学表示,线上教学十分考验同学们的自觉性。因此,上课前她常常会将自己的桌面整理干净,上课时认真听讲学习内容并及时做好笔记。在课余时间里,她也会适当地进行运动锻炼,做到劳逸结合。
        21级信息科学学院张嘉怡同学认为线上课程的教学内容很充实,老师们都能够合理地安排好教育教学计划。在线上课堂学习期间,她会主动会关掉娱乐软件,努力提高学习的专注性与自觉性。在作息方面,她也会合理规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更好地配合各科目的学习进度。在线上教学中遇到对课程内容不理解的地方时,她会主动在问答区向老师提问,积极与老师进行沟通。
        21级会计学院李仪同学表示,虽然东莞校区全面采用线上教学,但学习氛围依旧浓郁,老师在线上课堂中认真授课,同学们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并及时给予老师学习反馈。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她会在课前十分钟提前进入线上教学课堂并准备好相关课本资料,课后在合理作息的情况下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及巩固。同时,在空闲的时间里,她也会加强对自身的体育锻炼,劳逸结合。
        21级健康学院刘小榕同学表示,在线上课堂学习过程中,任课教师们对上课节奏的把握张弛有度,课堂上也能与学生进行沟通互动,课堂中的学习氛围十分良好。她建议,在参与线上课堂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自制力,尽量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及时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紧跟课程学习进度,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努力学习。
        20级药学院叶芯如同学认为,虽然线上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线上线下同步教学不仅能让暂缓返校的同学们正常上课、获取知识,并且也能够有效缓解暂缓返校学生的焦虑心情。她表示,如果因为暂缓返校而没有学习教材,可以选择在网上购买学习教材或者充分利用电子教材进行学习,及时有效提高线上学习效果。
        “我觉得今天线上上课的氛围感觉是不错的,同学们都能按时进入会议室上课,上课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够融洽地和老师进行沟通互动。”21级法学院邓志杰同学表示,在线上学习的时间安排上,要做到认真听讲、积极自主学习并及时向老师反馈学习情况和学习问题。
        21级药学张嘉莹同学表示,作为暂缓返校的一员,线上教学带来的挑战是没有学习教材、注意力不够专注、与老师不能面对面交流等问题。面对这些情况,她通过不断提高自制力和自律性并采用电子教材不断加强自身的专注力,以更好地进行线上学习。
        21级公共治理学院林谨同学表示,线上学习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在线上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前十五分钟做好上课准备,及时调试好学习设备,以此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
        20级信息与科学学院胡佩瑜同学说到:“我认为线上课堂的学习氛围很好,老师提出问题时同学们都会在评论区积极发言,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也会在线上平台进行举手提问。”她认为,在线上学习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学习和作息,勤做笔记,战胜惰性,自觉自律。
        20级听力与言语科学系陶丽同学表示,线上课堂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周围环境因素不可控或者网络卡顿问题等,她建议,可以采用回看录课和请教任课教师的方式,紧跟教学进度,以更高地效率参与学习。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21-04-06 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