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2年度入学典礼举行
2022-09-05 15:16:00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2年度入学典礼隆重举行。一张张青春洋溢的新面孔在南国秋日点亮神仙湖畔,来自全球各地的3000多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为他们的理想征程掀开新的篇章。鉴于深圳疫情形势,港中大(深圳)本次入学典礼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分散方式举行,大学主管人员、教授与本科新生在主会场进行典礼环节,研究生新生分散在多个教室分会场线下观看和参与典礼,新生家长、社会各界嘉宾在线上全程观看了入学典礼系列活动。

  校长徐扬生教授:在大学找到真正的自己,脚踏实地走人生道路

  校长徐扬生教授在致辞中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在大学生涯开始之前,你一定要问问自己,你来大学是来做什么的?大学是一段全新的旅程,不是未来职业生涯的预备,大学的目的不在于教授了多少知识,传授了多少技能,大学是教你求学和做人的地方。钱穆先生曾经教导香港中文大学新亚的学子,课业是有限的,而学业是无限的,课业是可以修毕的,而学业是终其一生的,这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你们来到大学,最重要的是能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找到真正的自己,你想要如何度过这一生?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想成为这样的人?又应该如何成为这样的人?只有找到真正的自己,才能够真正地、坚毅地、脚踏实地走你自己的人生道路。”

  同时,他希望同学们打破偏见和自己的舒适区,以开放的心态通过大学教育重塑自己,在大学期间能够放眼更广阔的人生,去探索、去求知、去尝试、去关切,去走进乡村、走进田野、走进社会、走进异国他乡,去开拓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阅历。“我希望你在大学期间所积累的所有精神财富与力量,能够指引你过好整个的人生,帮助你渡过成功,也帮助你渡过失败,有梦想者,心中就有灯,不怕夜路。立志要如山,要坚定不移,行道要如水,要百折不回。”此外,徐校长还希望同学们在大学期间要磨炼意志,培养兴趣爱好,增加生命的韧性。“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在大海上行船,起起伏伏是人生的常态,而我们要做一名乐观坚毅的船长,风平浪静的时候能够欣赏大海的平静与广阔,狂风暴雨的时候能够有乘风破浪的勇气与决心。我们要记住,历史的发展是循环往复的,压抑与困境是暂时的,总有过去的时候,因此你不必失去信心,要做一个乐观的人,就像我常常告诉大家的,‘悲观者常常正确,而乐观者常常成功’,要接受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并从中领悟生活教给你的宝贵的真谛。我希望同学们在大学期间能够培养一到两件能够保持一生的爱好,学会热爱生活,欣赏艺术和大自然,有了这些爱好,无论未来遇到怎样的艰难困阻,你都能够在黑暗中看到漫天的星光。”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一同为国家、为全世界的科学尽一份力

  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丘成桐教授向同学分享了他的大学经历,并强调基础科学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一同为国家、为全世界的科学尽一份力。他在致辞中说,“很高兴看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蓬勃发展,我是很受鼓舞的,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大学,我上学的时候设备跟师资都跟现在远远比不上,现在这么好的条件下,你们应当能够好好地念书,念的比我更好。”同时,丘成桐教授也谈到了深圳的发展,“整个国家的经济能力比从前好得多了,中国现在科技人才比从前多得多,深圳是中国一个很重要的科技发达的地方,无论从香港或者从国内其他地方都很想到深圳去发展,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我觉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深圳的发展是很重要的,能够提供科技方面的成长,尤其是提供人才支撑。”

  此外,丘成桐教授强调了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基础科学能够发挥很重要的力量,当年在斯坦福大学做教授,差不多7年的功夫,我看到整个硅谷的成长,斯坦福大学很多基础科学的人才在参与,所以整个硅谷的成长、科学与科技,跟斯坦福大学有密切关系,所以,我期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也能够在最前沿的应用科学以外,将基础科学一同发展,尤其香港有很多大学都愿意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我希望我们深圳的朋友们也跟北方的北大清华科研都能够合作,我也希望我以后能够多到深圳走走、帮忙,与你们能够一同成功地向前走,为国家,为全世界的科学,能够尽一份力。”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教授:秉承“博文约礼”的校训,利用所学贡献社会与国家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教授希望同学们秉承“博文约礼”的校训,在这个广阔的校园中,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外,更能够在这里学会做人,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一起学习,与师长们交流观点和经验,与伙伴们共同成长和进步。“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同学们德智并重,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高尚的品格,学会与别人合作、学会包容和尊重,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聚在一起,相互交流融合,让多元化的思想碰撞出精彩的火花。在学术上,我们主张中英并重、中西并举,让同学们有既深且广的环球视野。我鼓励大家好好利用大学为大家提供的丰富学术资源,同时也把握好与世界知名学者与大师交流的机会。”同时,段崇智教授提醒同学们,在疫情之下要强健体魄,同时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我们的人生是一场长途赛,需要我们保持坚韧力,在不同的环境下调整身心状态,才能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不竭的动力。”

  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迈入发展的第九个年头时,港中大也将于明年迎来一甲子。段崇智教授提到,“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而带来的机遇,港中大与港中大(深圳)将会有更紧密的创新合作。我非常期待未来可以在校园见到大家,同时也希望两地的师生在学术、创新创业、文化艺术等方面,会有更紧密的合作和交流。愿同学们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大家庭共同成长,拥有一段美好的校园记忆,并且好好利用你们所学的知识,贡献社会,贡献国家。”

  研究生新生代表温剑煌同学:加强沟通协作,谱出大学的交响乐章

  来自会计学理学硕士项目、祥波书院的新生温剑煌同学,同时也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会计学专业的2022届本科毕业生,他以2022级研究生新生和2022届本科毕业生的双重身份呼吁同学们带着一颗人文主义的心建立与他人的连结,通过沟通和协作,对抗不确定性和困难,享受大学的旅程。他在发言中提到“沟通能够让你的信息缺口变得更小一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友众多,背景多元,还有着一群学识渊博的老师,他们都已经做好了毫无保留帮助你的准备。通过与他们交流,你可以获得、比较和分析不同的信息和意见,帮助你做出合理的决定和切实的计划。在大学里,很多事情都需要你独立完成,你可能会感到孤独和压力。但我想告诉你,你并不是在孤军作战!在港中大(深圳),你有很多渠道可以寻求支持。比如,当你感到焦虑不安或迫切需要专业的心理支持时,学生健康辅导中心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当你遇到学术问题时,你的教授、助教和学长学姐们都很愿意助你一臂之力;当你感到孤独时,不要忘记大学丰富多彩的学生组织和活动,在那里你可以找到许多志趣相投的好友。而你要做的是迈出第一步,表达你的诉求,方可获得他人的支持。交流传递能量,合作聚合力量,两者都是我们对抗不确定性和苦难的利器。”

  本科新生代表毛伊宁同学:成为有知识、有修养、有责任感的世界公民,成为社会、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栋梁

  来自数据科学学院、思廷书院的新生毛伊宁同学代表本科新生在发言中讲述了自己和港中大(深圳)的邂逅,并表达了她对大学的热爱之情,“教授们不仅学识渊博,还平易近人;大学不仅设施齐全,还赋予了学子灵活选择专业的权利。除了风趣横生的老师、出群拔萃的同学们外,我还深深地爱上了大学自由而热烈的氛围,当我第一次看到大学的使命‘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时,我为之一振。短短一行字却承载着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抱负,我们在这里能够接受到的是一种焕然一新、融贯东西的教育模式。大学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我们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树立理想的黄金时期。因此,有更多的机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对本科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港中大(深圳)便是这样一座乐于让我们开拓眼界的学府。我相信,在港中大(深圳)的学习之旅中,我们都将成为有知识、有修养、有责任感的世界公民。深圳是一座充满热情、创造力和活力的年轻都市,在这座沿海城市,人们能够拥有更多与世界交流的机会。大学与深圳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年轻、充满活力、对外交流机会丰富、与日俱进。展望未来,相信我们都能在大学的栽培下,成为社会、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栋梁,希望我们都能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前行。”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2年开学周活动从8月16日的“大学第一课”开始,到9月4日结束,期间会举办一系列的迎新活动:系列云端学术讲座、新生报到注册、各学院的学术介绍会、各书院的迎新破冰活动、研究生院各项目组迎新活动、新生家长会、家长大讲堂等。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增进了同学们对大学学术生活和书院生活的深入了解,帮助同学们更快地融入港中大(深圳)这个大家庭,顺利过渡到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9月5日开始,3000多名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新同学将正式进入课程学习,开启在神仙湖畔的新的学术旅程。

  此外,今年还有来自印尼、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蒙古、孟加拉国、叙利亚、土耳其、挪威、芬兰、加拿大、新西兰和津巴布韦共全球15个国家近100位国际新生加入港中大(深圳)大家庭,部分国际生已经按要求完成防疫隔离流程来到大学校园。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马明霞 倚海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