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5300名,十大亮点看过来
2024-06-27 08:47:00
中国教育在线

  6月26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校园开放日暨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招生情况。学校今年招生计划总数5300名,9个双学士学位项目首年招生,供应链管理、克罗地亚语、匈牙利语、菲律宾语四个专业首年招生。

  一、招生规模保持稳定,热门优势专业与战略新兴专业计划增加

  学校今年招生计划总数5300名,与去年持平。其中,在广东省普通高考招生计划为4169名,包括面向省内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地方专项计划”160名,普通类(历史)1623名,普通类(物理)2233名,艺术类153名;在外省招生计划1038名;此外,还有保送生招生、对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和新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转入等93名。

  今年,学校在保持招生总规模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力度,动态调整各专业招生计划,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国家人才需求导向、区域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经济学、数字经济、经济统计学、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政治学类、计算机类、数学与应用数学等热门优势专业与战略新兴专业的招生计划数均有一定程度增加,其中在广东省内招生计划数增幅较大,考生被上述专业录取的几率将进一步增大。

  二、9个双学士学位项目首年招生,成为广东省首家双学士学位项目建设高校

  今年年初,学校申报的“商务英语+法学”等9项“外语+专业”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获得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复并于2024年通过高考招生,具体包含“商务英语+法学”“商务英语+数字经济”“德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法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俄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西班牙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意大利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朝鲜语+金融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学生毕业并达到相关要求的,授予双学士学位。

  近年来,广外高度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以“国家所需,湾区所向,广外所能”为指引,持续推进新文科建设,不断创新外语专业与非外语专业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以现有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和法学)为依托,促进专业交叉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过硬本领、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双学士学位项目毕业生将以“外语精,专业强”为核心竞争力,在学习能力、协作意识、知识结构与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未来就业与升学前景广阔。

  三、供应链管理、克罗地亚语、匈牙利语、菲律宾语四个专业首年招生

  2024年学校供应链管理、克罗地亚语、匈牙利语、菲律宾语四个专业首年招生。

  供应链管理专业:本专业以国际供应链创新、国家供应链战略为导向,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工学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工具,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组织从事供应链管理相关工作的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拔尖人才。

  克罗地亚语专业:本专业实施“克罗地亚语+英语+微专业”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扎实的对象国语言文化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实用技能,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旅游及国家安全等部门,以克罗地亚语为基础从事翻译、研究、教育及管理等工作的关键语种拔尖人才。

  匈牙利语专业:本专业实施“匈牙利语+英语+微专业”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健全知识结构、扎实专业技能、较强思辨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够在外交、经济、文化、新闻媒体、教育、科研、国家机关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德才兼备的关键语种拔尖人才。

  菲律宾语专业:本专业实施“菲律宾语+英语+微专业”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菲律宾语和英语交际能力,全面了解菲律宾语国家基本情况,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教育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关键语种拔尖人才。

  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增设师范类招生,学校现有四个师范类专业

  为积极贯彻落实《广东“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广外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于2024年起增设师范类招生。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依托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丰富办学经验和学科教学(数学)教育专硕点平台,旨在培养能适应新时代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和改革发展需要,具有高尚师德、扎实数学专业功底、掌握数学教育规律与技能、具备较强外语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中小学数学教师。至此,学校已具备中小学数学教师从本科到硕士的培养链条。该专业在新高考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化学。

  除此次增设的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外,学校目前还有英语(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五、五个创新班在高考中招生,培养卓越国际化人才

  自今年起,国际商务(CGMA创新班)、工商管理(国际化管理创新班)、工商管理(商务智能创新班)、金融工程(创新班)及新闻学(全媒体国际传播创新班)纳入高考招生。

  国际商务(CGMA创新班)旨在培养基础扎实、行业认证的掌握管理会计知识与技能、专业特色更突出的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该创新班与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合作,紧密结合全球财务管理数智化需求,除国际商务核心课程外,还开设了基于CGMA知识体系的特色课程。

  工商管理(国际化管理创新班)聚焦“商务管理+外语”人才需求,培养基础专业知识扎实,熟练掌握外语,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商业规则的创新型管理人才。

  工商管理(商务智能创新班)聚焦“大数据产业与行业数字化+外语”人才需求,培养熟悉大数据管理的国际化数据驱动型复合人才,善于以大数据思维解决商科专业场景和智能化商业决策问题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金融工程(创新班)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系统掌握金融学和现代信息科技理论知识,熟悉金融实务操作,熟练掌握信息科技、数据科学和智能技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能够胜任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和大型企业的智能投顾、程序化交易、金融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等岗位的金融精英人才。

  新闻学(全媒体国际传播创新班)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国际化培养为特色,着力培养精通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熟练掌握全媒体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六、学生有三次转专业机会,转出“零门槛”

  为给予学生在专业上的自由选择权,学校转专业继续实行“转出无门槛,转入需考核”制度,考入广外的普通类本科生(不含合作办学专业)在校期间均有三次转专业机会:第一次是在新生入学报到后,根据学校公布的创新班选拔条件自愿申请,经创新班所在学院考核录取后,进入新的创新班就读;第二、三次分别是参加第二、四学期的全校范围转专业,学生转出时实行“零门槛”(即不设条件)。转入专业根据接收能力和专业要求提出转入条件并提前向学生公布。

  七、国际化办学程度高,出国(境)学习最高可获20万资助

  学校加强全方位国(境)外教育合作与交流。已与65个国家和地区的502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澳门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翻译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大力推进“亚洲校园”“湾区校园”“欧亚校园”建设。到2025年,学校力争到国(境)外学习交流的单届本科生比例达30%。其中,绝大部分非通用语种专业实施全班成建制出国(境)学习交流,学生将有机会前往语言对象国沉浸式学习一学期或一学年。

  为鼓励学生赴境外高水平大学学习交流,学校还设立了“高水平大学建设学生国(境)外访学项目”专项经费,其中世界顶尖大学访学项目旨在鼓励学校全日制在读本科生及研究生赴国(境)外世界顶尖大学修读学分课程或攻读学校认可的双学位,学校最高资助额度可达20万元;此外,学校还分别设立了出国(境)奖学金及助学金。

  为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胜任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学校于今年起还设立了“视界行”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团组项目,将资助一批优秀学子前往牛津、剑桥、耶鲁、南洋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以及国际组织学习交流。

  同时,为进一步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学校从今年起开设“SPARK”高水平暑期研学项目。“SPARK”高水平暑期研学项目是指由学校安排专项经费资助,开设学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邀请海(境)外著名大学的著名学者,为本校本科生开设专业课程。“SPARK”高水平暑期研学项目将进一步加强学校国际化课程建设,使学生不出校门即可感受国际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八、微专业建设紧跟市场需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微专业是指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进一步丰富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立足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发展需求,与汽车、材料与食品等领域的知名企业或行业协会合作,通过开设产学紧密结合的微专业课程,推动教学内容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服务中国智造与产品出海。

  九、高质量就业升学持续向好,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人数大幅提升

  学校是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每年有近三千名学生服务“广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大型涉外活动。学校获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等荣誉称号。

  毕业生就业持续保持良好态势。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好,专业知识扎实,熟悉国际惯例,外语应用水平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历届毕业生颇受社会各行业欢迎,就业方面呈现高质量就业持续向好,就业薪酬稳中有升,就业满意度继续保持高位的特点。2023年,学校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36%。根据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22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显示,学校毕业生一年后平均月薪为11156元,在《2023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显示,学校毕业生一年后平均月薪为11333元,平均月薪稳中有升,位列全国第7。

  毕业生升学深造规模和质量持续上升。2023届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总人数为1356人,占本科生总人数28.10%。其中,境内升学总人数为731人,占本科生总人数15.15%,较2022届提升1.31%。到境内高水平大学深造的有648人,占本科生境内升学总人数88.64%,主要深造高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等一流高校。出国(境)留学总人数为625人,占本科生总人数12.95%,较2022届提升2.15%。出国(境)留学的本科毕业生中到世界大学排名前100高校深造的共有364人,占出国(境)留学毕业生总人数的58.24%。留学高校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杜克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

  前往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人数再创新高。作为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学外延计划的中国合作院校,学校充分鼓励学子到联合国总部、联合国秘书处、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等国际组织实习任职。2023年,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学生共计39人次,比2022年增加22人次。学生进入实习任职的国际组织机构数扩大到24个,比2022年增加10个。

  十、在粤招生院校专业组选科限制少,计算机类、数学类、政治学类单独成组

  学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限制少。在广东省,选考科目须为物理+化学的仅有:计算机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含师范)2个专业(类);首选科目须为物理,再选科目不限的仅有:数字经济、金融工程、经济统计学3个专业;首选科目不限,再选科目须为思想政治的仅有:政治学类专业。其余专业的选考科目不限。

  今年学校在粤招生专业组设置以“凝练特色,保持平稳”为主要思路。一方面,依托学校现有的学科结构、一流专业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凝炼出中华文化与国际传播人才组、复合型多语拔尖人才组、全球经济治理人才组、卓越涉外法治与商科人才组四个院校专业组;其他专业组按选考科目以及学科门类进行划分。另一方面,为方便考生、家长填报志愿,今年学校在粤招生的院校专业组设置与去年相比总体变化幅度不大,请考生、家长在第一志愿放心、大胆填报广外。

  此外,学校招生专业对考生单科成绩不作要求。对考生高考外语应试语种不作要求。

  普通类(历史类或文科类、物理类或理科类)专业分档时,根据相关省(区、市)投档规则出档后,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原则,不设置专业志愿级差。为保护考生的利益,学校决定对平行志愿批次下服从调剂、体检合格且符合有关录取规定的出档考生不退档。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实习生 司徒雅茵 通讯员 杨欣 肖曼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