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党建 “双创” 为引擎,打造 示范高校新标杆
2025-02-17 14:57:00
中国教育在线

  近日,作为第四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即将期满验收。创建以来,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建设全省党建示范高校为抓手,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事业发展的新动能,高质量完成第一轮“双高”验收,高起点谋划第二轮“双高”建设,高标准推进“职教本科”学校申报,奋力开启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实施“旗帜领航行动计划”

  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学校党委牢牢掌握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权,坚定正确办学方向,坚持把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融互促。

  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重点抓好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统领和指引学校各项工作。

  

  学校党委书记林洽生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宣讲

  健全践行“两个维护”工作机制。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学校党委会“第一议题”,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贯彻落实举措,逐步形成“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第一议题”三级联动学习机制。健全政治要件全流程闭环管理,抓实抓牢意识形态工作,推动党员干部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加自觉把准政治方向、落实政治要求、防范政治风险。

  完善领导决策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书记和校长经常性沟通机制的优势,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强化党委集体领导功能,落实个人分工负责工作机制,推动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不断提升领导班子议事决策水平。健全重大决策程序、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监督管理办法,不断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学校党委书记连续5年在全省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中获评“好”等次。

  实施“铸魂育人行动计划”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党委持续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充分发挥“大思政课”作用,提高思政课质量,落实“课程思政”育人职责,持续推进“三全育人”改革,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守正创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创新开设“粤学党史粤爱党”“开放大湾区”等思政选修课,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成立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创新智慧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一线穿、两面引、三堂融、四联动”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学改革成效显著,获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和国家级“大思政课”建设精品项目各1项。

  

  建设学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

  点面结合推进课程思政全覆盖。充分发挥国家级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全力建设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校,持续推进6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1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着重打造“颗粒化、积件式”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开发建设“工匠精神”等170项课程思政教学资源,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群资源库上线“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数智赋能推进“三全育人”改革。统筹推进全省“三全育人”体制机制试点单位建设,围绕“全员育人责任链+全过程育人时间链+全方位育人空间链”三大链条,实施“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健+美育浸润+劳育淬炼”五大计划,形成“三链衔接、五育共融”三全育人番职模式。学校获评全省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优秀组织单位”。

  实施“提质聚力行动计划”

  全面提升基层党建质量

  学校党委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强根基,不断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健全优化党建工作体系。主动呼应“新双高”立德树人新内涵,制定《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实施意见》。开好校院两级党组织书记工作例会,编制党建工具书和月度重点任务提示清单,全覆盖开展基层党建调研,不断健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办好“一会”(党组织书记工作例会)“一坊”(组工“赋能工作坊”)、“一报”(《党建工作简报》),推动党建经验共享成果共创。

  深化党建与专业建设融合机制。修订规范议事决策规则,明确党组织会议研究决定、前置讨论以及政治把关的具体事项和程序办法,强化院系党组织政治把关作用。创新校企党支部联建机制,在校企合作平台上建立功能型党支部,助推产教融合、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紧扣产教融合、职普融通,深耕“育苗工程”“工匠示范”计划、行校企党组织结对共建“双融双促”行动等载体,不断增强党组织育人功能。

  

  形成“育苗工程”育人模式

  持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依托“智慧党建系统”赋能党员教育管理,探索“菜单式”培养教育模式,每月精准推送党员学习参考清单。搭建“青山湖有约·书记茶座”等平台,推动校院领导常态化联系师生党员、高知群体和入党积极分子。全覆盖在毕业生党员中建立网格化顶岗实习党小组,探索党员教师级长制工作模式,全过程解决学生各阶段典型问题。

  推动基层党组织创优创强。选树立标,健全示范性基层党组织培养孵化遴选机制,近年来,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个,立项省级以上“对标争先”项目16个,入选数量位居全省高职前列。实施品牌培育计划,基层党组织形成了“三色相映,互促共融”“党旗红·劳动美”等颇具特色的党建品牌,2个案例入选全省创建工作优秀典型案例。

  实施“创新引领行动计划”

  有力汇聚融合发展“新动能”

  学校党委坚持聚焦主责主业抓党建,把党建优势转化为事业发展的新动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社会服务,人才培养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全力推动办学再突破。立足职教改革和服务国家战略全局,积极开展职业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攻坚克难改善办学条件,全力推进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申报,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基础设立广州职业技术大学,已通过省级评估。聚焦推动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积极谋划新一轮“双高”建设,扎实推进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

  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不断提升。围绕“五金”新基建,持续优化办学内涵建设,面向产业发展新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断提升。学生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获奖项10项(国内组1金2银4铜,国际组1金2铜),其中2项金奖以小组第一成绩进排位赛。师生获得全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93项,其中一等奖27项。2024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90.79%,大湾区就业所占比例达86.66%。学校获评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典型院校、首批“岭南工匠学院”建设单位。2024年,学校位列软科 “全国综合类高职院校”排名第2、“中国高职院校培养条件”排名第1。“创新强校工程”考核位列全省第1,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第一轮“双高”验收。

  

  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

  主动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精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学校办学优势、专业优势、人才优势,推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双百”行动,结对帮扶梅州兴宁市、肇庆封开县,市内纵向帮扶花都区梯面镇,在专业办学、人才培养和产业帮扶等方面深度合作。持续加强教育帮扶工作,结对帮扶培黎职业学院、新疆喀什职业技术学院等22个职业院校(地区),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彰显职教担当。

  实施“夯基固本行动计划”

  扎实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

  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防止和反对“四风”,落实好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健全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向基层延伸。

  

  抓深抓实党纪学习教育。坚持迅即响应强化组织领导、以点带面强化示范引领、多措并举强化解读培训、警钟长鸣强化治本效应、学用结合强化深查实改,扎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同时,将党纪学习教育同深化巡察整改、完善制度建设、整治不正之风、提升干部作风贯通起来,持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建成廉洁文化广场

  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好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纪委监督责任,推动“四责协同”横向协作与纵向压力传导紧密结合。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制定年度党委工作要点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工方案,定期检查二级单位负责人履行“一岗双责”情况,选聘党内外师生组建党风廉政监督员队伍,形成常态长效的监督合力。

  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开展“干部作风大转变、治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征集和开展年度民生实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师生的烦心事。聚焦公款旅游、乡村振兴、“校园餐”等领域深入开展调研式监督,专项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通过严明廉洁纪律通知、集体约谈提醒等方式实现全年重大节日节点廉洁提醒常抓不懈,聚焦违规吃喝、收受礼品礼金等开展经常性的暗访检查,严防“四风”反弹回潮,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接下来,学校党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第二轮“双高”校建设和争创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两项重大任务,持续推进党的建设,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作出番职贡献。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番职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6-06-16 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