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你那被“冷暴力”伤到的孩子?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新快报 作者: 2011-11-08 字体:大 中 小
老师易把负面情绪发泄在“差生”身上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教育‘冷暴力’事件,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老师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教育。他们认为只要把孩子管住,让孩子考出好成绩,才能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才是好老师。”教育专家、教育部更新教育观念报告团成员詹文龄提醒道,“教育者最应该明白的一件事就是对每一个学生尊重和平等。如果教师不懂得把学生当成人去尊重,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一遇问题,就利用自己强势地位去随意泄愤责罚,尤其是使用这种能让孩子心灵感受折磨的‘冷暴力’,学生有的会受到伤害,产生心理障碍,出现抑郁;有的会逆反,厌学,个别的甚至会走极端,造成社会危害。”
著名情商专家、心理学博士张怡筠也指出,老师在面临很高的升学压力的时候,很容易把这种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现在对于老师的考核都量化和指标化了,尤其是带毕业班的老师,学生的成绩就是老师的业绩,所以在这种压力面前,许多老师就会不由自主地把情绪和脾气发泄到学生身上,而那些平时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就被老师和社会贴上了‘差生’的负面标签,老师的情绪很容易发泄在这些学生身上,因为老师总是会觉得是这些‘差生’让他(她)的工作任务或工作指标完成不了,是这些‘差生’拖了后腿。”
“明显的负面标签只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它不会激励孩子奋发向上,它只会让孩子自暴自弃,而且对学习和教育这个环境产生愤恨。”张怡筠指出,老师给学生贴标签以及对学生实施“冷暴力”的做法不但不能解决老师原来的压力(比如老师希望孩子能奋发图强,好好学习等),而且还会适得其反,使老师的压力更大。
詹文龄补充道,不尊重孩子,不懂得育人的老师,书也未必教得好。“因为知识主要是靠孩子自己去学,如果把学生的内心挫伤了,教师的一切教育都会打折扣,这也是教师的失败。”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