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2021-04-13 15:21:00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
   我的家乡,是一座深藏在崇山峻岭中的小城——汝城,位于湖南省东南角湘、粤、 赣三省交界地。汝城保留着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古祠堂710多座,其中保存完好、建筑精美的有300多座。

  但多年来,我的印象中,那只是一个贫穷、落后、交通极为不便的小县城,是祖祖辈辈都想脱离的地方。哪怕五年前,回一趟老家都得在大山里兜兜转转五个小时,还要被车外的山风吹得满头满脸的黄沙。

  201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他举出的一个例子,就是发生在长征路上的“半条被子”的故事。“半条被子”的故事火遍全国后,汝城加速开启了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同时大力发展优质水果、餐饮、住宿、电商等新产业,欣欣向荣的农旅融合经济业态,使得汝城县在2018年成功摘掉贫困县帽子。从此,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条高速路的建成通车更是加快了前进的步伐。我的家乡真的变得美好了。

  原来,外婆家的津江朱氏宗祠,就是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1927年11月下旬,朱德在此主持秘密召开湘南、粤北党组织负责人会议策划湘南起义,史称“汝城会议”。

  原来,村里的那座小学,就是当年湘南特别军事委员会旧址,在那里组建了全国第一支有正式番号的工农革命武装——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升起了第一面工农革命军军旗。

  原来,旧街道中的那座老宅院,就是全国第一个工农革命政权--汝城县苏维埃政府。

  原来,村里人经常念叨的朱将军,是为共和国赴汤蹈火的开国上将朱良才……

  津江朱氏村民想请朱德写一块“朱氏一家”匾额做纪念,朱德当即说:“我们全世界劳苦大众都是一家。”于是,朱德亲手书赠“世界一家”匾额,至今悬挂于朱氏宗祠内。

  家乡的这些红色故事,折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始终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重温身边的党史,更加切身感受“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真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把党的历史教育入脑入心,将党史学习扎实落实到行动中,并从中吸取前行的力量、奋斗的激情,走好新时代的新征程。

  汝城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

  朱氏宗祠悬挂的朱德亲笔题赠“世界一家”牌匾

  汝城会议旧址

  摘掉贫困帽,踏上新征程的汝城新貌

  (撰稿:范淑英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