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职业教育博览会,番职院这样诠释工匠精神
2021-05-21 13:44:00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教育在线讯 “这些作品很美很精致啊”“你们有这样的专业技能啊,太棒了”“有多少学生在学这个工艺?”“这个宝石是不是真的?”“你们的作品卖吗,怎么购买呢”。

  5月20日,在山东济南,与2021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全国启动仪式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同期举行的职业教育博览会上,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杨井兰老师一边一丝不苟地做着手中的花丝镶嵌工艺,一边抬头微笑着回答参观者的问题。

  在展览现场,络绎不绝的参观者,浏览了番职院的基本概况、“双高“建设成果及艺术设计专业群、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专业群后,都将焦点聚集到了杨老师现场展示的花丝镶嵌工艺上。大家爱不释手地拿起一件件花丝成品,啧啧称赞、追问细节。其中一对恋人看上了一件花丝香囊,央求杨老师务必卖给他们,今天日子特别,他们想买下这个特别的礼物。由于该作品是毕业生留给母校的纪念,不能售卖。杨老师建议他们联系学生进行定制。

  据杨老师介绍,花丝镶嵌工艺是我国最传统最典型的金属工艺,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制作工艺复杂,作品精美绝伦,是中国珠宝产业中的产业明珠。杨老师告诉记者,一个花丝镶嵌工艺需要经过十多道工序,工艺要求特别高,一个成品做出来基本都要一周以上的时间。她在现场主要向观众展示其中的掐丝、填丝等部分制作过程。

  杨老师进一步解释说,在掐丝中要根据纹样的尺寸,在膘好的花丝中剪取合适的长度,用镊子将其掐好花样,然后过火将胶烧掉,并轻轻摔在耐火砖上,这样就可以变成多个相同的花丝,这在行话中被叫做“蔓儿”。她拿着手中的银丝跟记者说,掐丝时一定要边掐边用手指按住,务必保证花纹表面平整,线条流畅,不伤丝,对制作者要求特别高,稍有差错,前面所做的努力就白费了。

  她说道,自己虽然已经做了多年掐丝,但每次再做都不敢有丝毫大意,特别高度集中,确保万无一失。她笑笑说,这就是职业教育中常说的工匠精神,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敬业、精益、专注等,她也常常以此要求跟她学花丝镶嵌工艺的学生。

  在展览现场负责讲解的宝石材料与工艺教研室主任陈令霞副教授告诉记者,番职院珠宝学院为了传承好这一能较好体现工匠精神的“手艺”,于2016年开始特别组建了“花丝镶嵌工艺班”, 重在培养花丝镶嵌工艺的传承者、创新者,着力打造中国花丝工艺从业者、乃至未来的花丝工艺大师的培训摇篮。目前,该工艺班已经培养出70多名学生,另有40多名学生刚刚入门。

  陈令霞说,职业教育博览会现场,学校还展示了不少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如2018级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谢兴强同学设计的《印·纪》,他的灵感主要来源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字印刷术,他根据活字印刷术的字模原型来设计,主要是想展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光辉及重要地位。刘观宝同学设计的《奔月》,以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展开联想,表现舍弃一种事物去追求另一种事物的精神。这些尤其深受济南本地学生的欢迎,不少学生前来参观咨询“学校的珠宝类专业是否对山东招生,难考不难考”。而参观的不少企业则表示,你们的学生太棒了,职业院校真的大有可为,找机会一定去学校实地考察,看看能不能为公司挖到一些合适的优秀毕业生。

  据悉,该校还以《别样芬芳∣番职院“双高”建设花开正艳》为主题,分十个篇章,全方位向参观者展示学校“双高”建设的办学成果。校长何友义与前来参观的部分高职院校领导沟通交流,共同探讨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和未来发展。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李东生 摄影:符方进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