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韶关学院刘桂芳老师与她的对分课堂
2022-07-12 10:49:00
韶关学院
   你是不是期待有这样一堂课

  可以让学生深度参与

  而不仅仅是沉默的课堂

  你是不是期待

  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可以更灵活

  而不仅仅是满堂灌与被动接受

  今天让我们走进

  刘桂芳老师

  和她不断探索的对分课堂

  感受对分课堂的不一样

  人物简介

  刘桂芳,对分课堂教育创新共同体理事会理事,全国高校外语类课程对分课堂工作室主持人,第一批全国对分课堂教师发展先锋教师,韶关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教研室主任、教师。根据学科专业发展前沿,改革教学内容,教书育人业绩突出,教学效果受到赞誉。基于对分的教学设计,获得省校级教学优秀案例、教学创新大赛、优秀课程建设等丰富奖项,参编《21世纪大学英语对分教程》。指导全国首次师范生对分课堂常态课直播。

  

  在对分课堂创始人张学新教授的指导下,开创英语阅读凝缩法DESCA。2021年,应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和山西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邀请,担任全国对分课堂高级研修班外语分论坛主持人,并报告对分阅读凝缩法DESCA。在对分教研在线、广东省“新强师工程”项目、广东省对分课堂教学研讨会多次宣讲对分在英语课堂的应用,指导基础教育英语对分培训。

 

  与对分课堂结缘

  2019年9月,学校邀请刘桂芳参加对分课堂培训,而正是这次培训,她结识了对分课堂的开创者张学新教授,从此与对分课堂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分课堂又叫PAD课堂,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与传统课堂不同,对分课堂强调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教授知识,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

  当刘桂芳站在三尺讲台起,就一直在思考如何用“石头”激起课堂涟漪,让学生思维走向深度。就在刘桂芳与对分课堂结缘这一年,恰逢《高级英语》这门课程转变为大班式教学。而这忽然的转变让刘桂芳熟悉的教学模式遭到挑战。困境推动决策,刘桂芳化被动为主动,深思熟虑后决定引入对分课堂模式,将对分课堂融入到英语教学实践中。

  高效学习+积极讨论

  对分课堂主张把课堂的一半交给学生,这也就意味着教学的时间也会缩减一半,那么老师的备课量也会减少一半,但这不意味着老师可以趁机偷懒,相反,这种模式对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让刘桂芳开始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把知识高效地教给学生,学生要如何在自主讨论中聚焦内容?针对这个问题,刘桂芳在张学新教授的凝扩对分(凝缩法+扩展法)的基础上,开创了DSML凝缩法。

  与语文课类似,英语阅读课重视知识内容的呈现,容易忽略知识内容背后蕴含的方法、思想、思维和知识旨趣。同时,段落大意和逻辑的知识表征体系多元,具有抽象化、隐性化的特点。这就导致老师知识教学容易沦为灌输,学生即使记住也难以理解背后的原因。而DSML凝缩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DSML凝缩法,即“删除Delete-简化Simplify-归并Merge-连缀Link”。刘桂芳表示,语篇是一个关系网络,由小句构成。而有限的小句关系构成无限的语篇模式,具有直线分析式的特点,因此在段落语篇模式和主旨句同时有难度的情况下,就比较难提炼段落大意。因此,她认为,英语阅读可以以小句为切入点,构成DSML流程。

  2021年3月,刘桂芳在韶关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法学院和仁化县高中生课堂上都实践了DSML流程,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同学们表示:四个步骤示范清晰,易理解,规则明了,可迁移,一段话容易读懂。韶关学院外国语学院潘静思同学说:“这是不同于以往上课的体验,我在学习上收获了很大转变,从‘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思考’ 。感谢我的老师,帮助我把这门晦涩难懂的专业课拿下,让我感受对分课堂的魅力。”而韶关学院外国语学院梁慧雯表示,她原本对成为教师的梦想产生了迷茫,因为她讨厌填鸭式教学,也害怕自己未来成为这样的老师。但在上过刘桂芳老师的对分课堂《高级英语》后,对分课堂让她重新感受到了课堂的魅力,让她再次享受主动思考、主动讨论的过程。她坦言,如今对对分课堂非常“上头”,不仅把“对分课堂”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研究对象,还立志以后成为一名对分教师。

  

  (刘桂芳和学生的合影)

  (对分课堂后同学们的反馈)

  在不断的探索中改进教学方式

  2021年,在与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的交流沟通下,刘桂芳的DSML凝缩法进一步升级,改为“删除 (DElete)-简化(Simplify)-合并(Chunk)-整合(Assemble)”四个步骤,简称为DESCA。在中山培红小学会议和全国对分社群分享会中,刘桂芳运用对分大英新教材,以第一课Fossil为例,基于DESCA步骤,制作演示课件、录制视频,获得了现场交流老师和领导的认可和赞赏。

  在第一次实践成功后,刘桂芳并没有停止她的步伐,和其他老师一起交流讨论,不断完善DESCA流程,一年时间里,她的DESCA教学不论是在全国高校、省市对分培训会议上,还是在校内对分研讨会上,都得到了同行领导、老师和同事们的极大认可。

 

  (刘桂芳参加全国高校对分课堂高级研修班)

  2022年6月15日,刘桂芳参加了“高中英语对分课堂教学研究”专题研讨会暨教学交流活动,本次会议是广东省首次高中英语对分课堂专题研讨会。在会上,刘桂芳别具一格地以对分课堂的形式,开展了《对分课堂:让深度学习发生》专题报告,让在场师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对分课堂的理解,也更进一步推广了基础教育对分课堂。

  (刘桂芳受邀到东莞东华高级中学讲学)

  薪火相传,教学相长

  作为对分课堂的实践者和推广者,刘桂芳除了与同事们进行交流学习,还带出了一批未来的践行者。

  2021年,刘桂芳和同学们申报了对分大创项目《专业认证背景下英语师范生实践对分课堂的应用研究》,并获得了校级创新项目立项。

  在刘桂芳教授的英语师范班级,同学们还专门开设了“师范生对分课堂”公众号来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自身开展对分课堂的实践经历,如刘雨同学发表的《对分读书会——Hi,世界,你好》、黄沁同学发表的《我的第一堂对分班会课》、钟春换和宋文丽同学合作发表的《南雄市实验中学音乐欣赏课的对分设计 ——以‘金蛇狂舞’为例》和师生之间的对分读书会等,这些文章都在老师和同学们之间得到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反响。

  不仅如此,刘桂芳的对分课堂实践还在不同学科专业的师范生实习课堂中得到了实践。来自数学、英语、语文和音乐等学科的师范实习生在南雄市实验中学三个月实习里实践了对分课堂运用,他们还在全国首次师范生对分常态课直播中向全国各地学校展示了数学、英语、语文和音乐等学科的对分网络公开课。这是首次师范生对分课堂实践教学,得到了全国各地大中小学领导教师的密切关注和高度赞赏。

  文学与传媒学院谢健怡同学仍记得自己在第一次使用对分课堂时的心路历程。那堂课上的是朱自清的《背影》,老师布置独学问题:作者“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在短暂沉默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表观点,给出论据。谢健怡回忆,自己在听到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后,既感动又慌张,感动于同学们的思考和进步,慌张于发现他们思考生成的答案,比自己课前准备得更详细准确。她说,她意识到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思考空间,课堂应该还给学生和学习。

  数学与统计学院林诗华同学在使用对分课堂模式讲授《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时,立即收到了来自小组的“重磅提问”:移项为什么要变号?这个提问点亮了全班,更点燃了正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指导的科任数学老师。下课后,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激动无比,他慷慨赞扬林诗华,高度肯定课堂:“诗华讲课非常好,甚至比一些老师都讲得更好了。因为在我们学校,一般来说,讨论不容易发生,这次想不到有小组提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讨论发生了!”

  张学新教授指出,师范生看对分,意义非同一般。在对分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倒逼”教师提升教学水平。这不但不是坏事,反而是中国高等教育提高质量的必由之路。对分课堂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对仍是师范生的同学们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是巨大的成长机会。他们不仅接住了这个挑战,还做得很好,获得了指导老师的认可。

  “与学生在情感上共振、同欢喜、共悲伤。改变一堂课,体会从教师之教到学生之学的转变,更笃定了教学行为的选择,我自己成为了被改变最大的人。” 刘桂芳老师道。

  这既是刘桂芳对对分课堂的概括,也是刘桂芳和她的学生们之间正在发生的事情。

  图 | 由受访者提供

  文 | 许子铭 李丽群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