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哈工大(深圳)微纳光子学团队、王旭教授获广东青年五四奖章
2023-05-12 22:19:00
哈工大(深圳)
   今天,第二十五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名单揭晓,哈工大(深圳)师生榜上有名!哈工大(深圳)微纳光子学团队、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王旭荣获广东青年五四奖章,是深圳市唯一同时荣获获奖集体与获奖个人的高校。

  微纳光子学团队:勇闯光芯片领域“无人区”

  微纳光子学团队成立于2012年,彼时的“团队”其实只有宋清海教授和肖淑敏教授两个人。团队很“小”,梦想却很“大”——他们希望深耕微纳光子学前沿领域,在基础理论突破和器件设计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些什么”。

  实现梦想的过程,既是甘坐“冷板凳”的漫长旅途,也是科研团队不断发展壮大的成长之路。在宋清海老师和肖淑敏老师的带领下,团队从零开始搭建平台、招兵买马,开启了漫长的“创业”路。历经十余年发展,团队针对波导微腔耦合、片上光源、半导体微纳加工等难题,突破了传统光学微纳器件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加工限制,在半导体微纳加工工艺上取得全套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国光芯片领域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截至目前,团队在《Science》(3篇)、《Nature》(4篇)、《Nature》子刊(10余篇)、《PRL》(8篇)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承担国家级项目10余项,建成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先后三次入选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并获王大珩光学奖、饶毓泰基础光学奖等多项荣誉。

  “我们要比别人跑得更快!”这样的信念始终激励着团队成员。这些年来,团队里每个人每周在实验室的时间都超过60小时,年轻人在比学赶超的氛围中快速成长,在科研舞台上崭露头角:陈怡沐入选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黄灿研究成果获评“中国百篇最具国际影响学术论文”、张楠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肖淑敏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荣获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的消息传来,团队成员激情满怀——他们将继续深耕光电子器件领域,一路追“光”,为我国光电子技术与光芯片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团队合影

  王旭:“保护地球”不是玩笑,坚持就能成真

  王旭出生于广东汕头,韩江从他家门口穿流而过,一汪清水是他最美好的儿时记忆,而守护这绿水青山也成为了他儿时种下的梦想。

  清洁水资源是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资源,而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地球的水生态与水环境有着深刻影响。长期以来,城市污水治理在水安全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传统污水治理过程产生的高能耗、高物耗及温室气体排放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产生了矛盾。如何减少水污染治理过程本身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平衡好“减污”与“降碳”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王旭这些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

  王旭教授(后排右二)在指导学生

  事实上,在水污染控制的同时降低碳排放,做到“顾此不失彼”,已是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作为国家级青年人才,王旭带领青年骨干围绕水安全与碳中和的关键科技问题集智攻关,在城市水污染治理协同碳减排、水安全智慧管控等方面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成果,相关成果在《PNAS》《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Engineering》《中国科学院院刊》等权威期刊发表,为推进全球水安全保障与“双碳”目标进程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此他荣获了2021年自然科研全球影响力大奖、《MIT Technology Review》“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等多项荣誉。

  回到广东,成为哈工大(深圳)的一名教师后,王旭进一步关注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环境治理问题。他牵头的城市水载资源循环与减污降碳协同调控等项目,聚焦深圳湾水陆交错带的碳污协同治理难题,形成了多项关键技术原理和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了重要支撑。王旭说,他将继续集智攻关,用“科技力量”守卫我们这颗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星球。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谢梁晖 受访者/图)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