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大学教师访谈录: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广东站  作者:谢敏瑶  2012-04-13  字体:  

  读博是一趟旅行
  中国教育在线:您现在华中科大读博,当学生的感觉如何?
  赵泓:到我这个年龄又重新做回学生,说实话很不容易,我也很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在华中大可以结识一些师友,汲取人家的办学经验,多长见识。另外,这种有规律的学生生活对健康很有好处,每天上课、看书、骑车、爬山,在电脑前敲敲字,有时邀几位同学或朋友逛逛东湖,聚聚餐、生活很充实。爬山是很好的运动。校园后面有座喻家山,武汉最高峰,从山顶的凤飞台上可以望见整个东湖风景区,还有东面的马鞍山森林公园,风景如画。我差不多每天都爬山锻炼,从宿舍到山顶也就花二十几分钟。脱产的这一年也能集中精力做点事情,计划中的几部书稿正好可以抓紧写。入学以来这大半年,可以说是我工作20多年以来最充实快乐的一段时光。这次读博还有一大收获,就是可以多回老家岳阳。岳阳离武汉很近,高铁不到1小时,普快也就3小时。去年父亲过世了,我可以趁周末回家陪陪母亲。工作以来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陪过她老人家。
  中国教育在线:班上还有没有跟您这般年纪的学生?
  赵泓:像我这般大的学生估计全国都很稀有了。班上17人,我最大,他们都叫我老大。老二比我小6岁呢,最小的比我小21岁。上学期英语口语课,是一对美国老外夫妇上的。第一节课让我们按年龄排队,然后作自我介绍。我想我肯定最老啦,就自觉排到第一,等报出年龄,班上同学先是惊讶地叫了一声,接着不约而同鼓起掌来。我是班上唯一一个60后,大多数博士生算是我的晚辈了。我跟他们父辈年龄差不多。我留心了一下,像我这般年龄的没几个。有一个比较特殊,住我斜对门的一位博士比我大,入学时已经63了。他本科学的计算机,博士和博士后是管理学,现在又是哲学,湖北大学一位老师。(是不是退休了?)还没退。在西方发达国家,工作后继续读书深造,甚至退休了继续上大学的大有人在。只是他们主要为了深造,或基于个人兴趣。单纯为了一张文凭的倒不多,不像我国,大家都是为了奔一张文凭。
  中国教育在线:您读博是否也是为了一张文凭?
  赵泓:首先是为了弄一张文凭,现在高校第一重要的是文凭。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读一个博士再在高校混,这个是硬道理。但我已经晚了,都工作20多年了,不能跟年轻人一样较劲。所以,我读博也是为了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是对辛苦工作多年的一个补偿。我们学校有一个不合理的规定(注:很多学校也有类似规定),就是59年以后出生的老师要求具有博士学位才能申报正高。其实像我们这样的专业,有本科文凭就足够了,但既然这样规定,你拿它有什么办法,所以只好去读。一开始我并不情愿,完全是被逼的感觉。其实,读博对于个人不会吃亏,但从高校的健康发展来看,这个规定太不合理了,必须得改。3月初,学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我正好回去参加了此会。人事处也派了两位同志参会。我就在会上强烈呼吁废除它,我说这个规定太荒唐了,这意味着77级恢复高考以后入学的所有老师都必须具有博士学位。现在中青年骨干教师一窝蜂地在职读博,严重影响到了正常教学。像我们这种年龄的人,正是干事业的时候,甩下工作去读书,吃亏的难道不是国家、不是学校么?人事处一位女同志赶忙插话说:“赵老师别急,这个问题我们已经研究过了,新的政策马上要出台,像您这种情况不需要博士学位了。”我半开玩笑说,你们把我折磨得半死,现在又说不需要了。
  中国教育在线:国外的著名大学是不是要求教授非得有博士学位?
  赵泓:这个要看具体情况。偏重基础理论的教授一定要有博士学位,但对于偏重实务或有业界经验的老师,则没有这样的要求,通常本科就够了。像美国资格最老的密苏里新闻学院,有编辑记者从业经历的老师,是不需要博士学位的。我国的香港大学也一样。但大陆很多高校都是一刀切。这一方面为了图省事。一刀切省事嘛,免得扯皮事多。
  中国教育在线:其实跟年轻人一起读书想必也挺开心的吧。
  赵泓:那当然。跟年轻人在一起,感觉自己也变得年轻了。大家一块上课,一块开展活动,生活上也有不少照应。课堂上我们经常有讨论。课外我们有时骑车逛东湖,一起去梅园赏梅、武大赏樱,或团购一桌饭菜,生活丰富多彩。我们有个Q群叫东湖学派,有什么建议就在上面聊。他们也很关照我。有次我心脏有点不适,他们很担心,晚上10点多,隔壁一位同学给我发来短信:“老大,我们今晚都不关手机,你有情况赶紧召唤我们一声。”跟他们在一起真的很愉快。
  中国教育在线:不少人觉得读博是件苦差事,您觉得呢?
  赵泓:心情的好坏,不在于环境,而在于自己的心境。对于读书,有人乐此不疲,有人则视为畏途。《论语》里讲到,叶公有次问子路孔子是怎样一个人,子路不知道如何回答。孔子得知后,说:你咋不跟他讲我是这样一个人:“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读书正是要有这样一种境界。我一向反对苦读。苦读违背了读书的要义,如果不是乐在其中,不如不读。读博当然有压力,特别是写博士论文,要求普遍严格。有的还面临找工的压力。06年人大有位40岁的女博士毕业前夕不堪精神重压,跳楼身亡。08年复旦大学有位44岁的博士,写博士论文猝死在宿舍的书桌前,过了好些天尸体才被人发现。大龄博士生通常背负着论文、课题、就业、家庭、经济五副重担,说没有压力那是假的,但人要学会排解压力,内心要足够强大。况且这种压力相比较某些工作,根本算不了什么。去年10月,一位28岁的博士生在我前面那栋宿舍的6楼跳下身亡,太可惜了。这件事发生后,学校很紧张,给我们发了好些心理辅导资料,要求各个学院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排查。其实,解铃还须系铃人。每个人都要学会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兴趣一定要广泛,要与人多沟通,多些社会实践,这样才能排解压力,觉得生活有意义。如果不主动排解它,即使不出大问题,心理上也多少有些障碍。有心理障碍的博士生不在少数,只是很少有人关注罢了。从心理健康角度看,博士生比硕士生毛病多,硕士生比本科生毛病多。读书容易读出毛病,那些读出毛病的博士生,日后走上了工作岗位,也会带来许多麻烦。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