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广州市中职“思政实践能力”大赛成功举办
2023-03-21 10:22:00
广州市教研院
 阳春三月,在木棉花染红“英雄城”底色的美好季节,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以下简称“市教研院”)指导实施,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和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承办的2022学年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思政实践能力”赛项在广州起义纪念馆成功举办。来自广州市27所中职学校,共54名选手组成27支参赛队伍。竞赛采用“团队积分赛”形式,以团队赛完成三项竞赛任务。

  依托思政课新结构教学评范式研究项目,研制“思政实践能力”赛项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随着《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的颁布,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实施,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市教研院启动并组织实施了“中小学(中职)思政课新结构教学评范式研究”项目,把抓思政课建设成为教研第一工程,积极打造广州市中小学思政教研品牌,有力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为此,在各中职学校开展思政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市教研院依据新结构教学评理念设计并指导研制了广州市中职学校职业技能竞赛“思政实践能力”赛项,成为引领和整体推动中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效抓手,推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

  借助“思政实践能力”竞赛,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此次竞赛在市教研院指导和组织策划下,依托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联合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共同举办。借竞赛契机,将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落实到思政课教学中,力争思政课建设实现“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同时充分利用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增加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设计三大竞赛项目任务,切实推动课程教学从“理论思政”向“实践思政”转变

  思政实践能力竞赛的内容和形式都实现了创新。市教研院组建骨干教师团队,联合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经过多次研讨和实地考察,研发了“学党史,促明理”“忆英烈,增信念”“传薪火,筑未来”三个项目任务。

  项目一“学党史,促明理”是党史知识竞赛,主要考察学生是否熟悉相关党史知识,是否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能否从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中,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重点针对性考察选手们的知识储备和应答能力。

  项目二“忆英烈,增信念”是讲述历史人物故事,要求参赛选手在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能准确地讲述广州起义中典型历史人物事迹及其所体现的精神品质,感受信仰力量,并以典型历史人物为榜样,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立时代潮头,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选手的挑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如何能传达出历史人物所体现的精神品质和信仰的力量,并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二是能将典型历史人物与自身学习或职业发展建立关联,体现榜样优秀的精神品质对自身成长的意义;三是现场提问能准确回应,正确立意。

  项目三“传薪火,筑未来”是讲解历史内容,要求选手通过讲解广州起义这个大历史事件中的相关内容,能生动地讲好红色党史,弘扬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进。选手的挑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按照抽签题目,讲解能紧扣展馆内相应模块展示图片和实物,内容准确,无史实错误;二是内容要素相对完整,突出重点,注重联系实际,富有启发意义;三是能灵活生动、通俗深刻地传达红色党史事件的深意,具有感染力和激励性。

  选派思政骨干教师辅导学生,各中职学校高度重视此次竞赛

  据了解,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集、实地参观、观看红色电影等方式开展沉浸式学习,全面详细地了解广州起义相关史料。为了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提高表达能力,有的老师指导选手选择在人群密集的地方,以“游击战”方式对过往人群进行讲解。有的学校采取“线下+线上”模拟训练,线上应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小程序采取随机抽题方式进行模拟训练,线下多次实地现场讲解。可爱、认真的学生不仅强大了自己的内心,提升了综合能力,更加感受到走向社会大课堂的魅力,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收获。敬业、负责的教师也拉进了与红色资源、红色文化的距离,进一步提高了运用红色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坚持守正创新与协同育人,此次竞赛亮点纷呈

  一是“院—馆—校”资源融通、协同育人。从竞赛活动的策划、方案的落地到活动实施,汇聚了多方合力,凝聚了集体智慧。市教研院从理论到实践做好指导和实施,有效调动和整合学校和博物馆教育资源,确保了比赛的“精”度;博物馆为竞赛提供了丰富资源和真实情境。同时,聚集了毛泽东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馆和广州博物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等多所博物馆领导担任评委进行指导,强大的评委阵容以其专业性提高了竞赛的权威性,确保了竞赛的“深”度。广州财经职业学校领导和老师积极参与竞赛筹备,周全安排,确保了比赛的“效”度。各校老师指导学生可以“化身”讲解员精彩讲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促进了学生深度学习,培养了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二是本土红色资源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家门口的红色学堂”,聚焦党史知识、广州起义历史和人物故事,为学生撒下红色基因的种子,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也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培根铸魂的鲜活素材,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政课程内容、进思政教学过程,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使思政课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向社会拓展和延伸,在内容上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形式上要强化实践教学,坚持开门办思政,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铸魂育人实效。

  三是思政赛项设计凸显职业特色。项目二参赛学生化身“小老师”讲述历史人物故事,不仅是一种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内化和教育他人的过程,能深刻体会到“育人先育己、育人先育德、育人先育心”的教师职业特点。项目三参赛学生化身“讲解员”讲解历史,除了要全面掌握展馆图片或实物蕴含的深意,还要深层次了解讲解员的礼仪规范和职业素养,让学生体验讲解员的岗位价值和意义。通过职业性赛项的设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和价值观,为今后更好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实践育人成效显著

  在各方通力合作下,此次竞赛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创建了实践育人“大载体”,提高育人实效。将学校育人工作与博物馆红色文化传承、社会教育功能有机融合,使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课堂延伸到博物馆,发挥了多课堂协同育人的优势,实现了思政课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的有效交互。二是铸就了实践育人“大目标”,增强育人深度。依托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丰富的红色资源,使学生立体感知、体验和感悟革命先烈传递的家国情怀,强化了学生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责任认同和行为认同。通过社会大课堂提高了学生表现能力和团队协作、实践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真正落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推动思政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跨越。三是形成了实践育人“大团队”,优化育人生态。以思政课新结构教学评框架理念为指导,以“共同体”理念为引领,在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的统筹指导下,充分调动了广州市中职思政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了博物馆的专业优势,有效整合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优质育人资源,构建了“教研院—学校—博物馆”协同育人共同体,实现了“校内+校外”互补增效;也促使思政教师思考如何坚持守正创新高质量建设“大思政课”、讲好“大思政课”,培育时代新人,筑牢理想信念,切实肩负起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