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陆以勤: 未来5年,全球75%的网民可能成为IPv6用户!
2018-05-04 17:35:00
中国教育在线广东站

  中国教育在线4月27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粤东地区2018年学术年会第一次会议在汕头大学召开,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华南节点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副CIO兼网信办主任陆以勤到会致辞,并在会议中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的采访。

  中国教育在线:上个月,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我国实施大数据国家战略、建设数字中国恰逢其时。今天很多的互联网公司都在争夺市场,争夺流量,争夺投资金额。您觉得未来的争夺应该在哪些方面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陆以勤:互联网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如BAT,放在国际大环境中,也具处于领先地位。互联网经济风气云涌,互联网公司都很年轻,互联网企业要处于不败之地,有三个重要的维度:

  (1)适合互联网需求的发展,顺势而为。用一句流行的话“就是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其实,我们观察目前发展的较快的业务,都是能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的,例如滴滴打车解决了用户打的难的问题。另外,目前互联网业务发展很快,需要不断研究用户需求的变化,挖掘用户需求。例如,微信为什么近年发展比QQ快,这是因为微信的先天因素,QQ是从固定互联网发展起来的,而微信一开始就从移动互联网入手。这是业务维度。

  (2)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掌握新的核心技术。

  互联网的发展给了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目前我们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面,如即时通信、网购、移动支付、共享出行、4G接入等都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基础研究和底层核心技术方面还做得不够,由于基础研究和底层核心技术效益产生的周期长,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引导,另一方面也需要互联网的龙头企业做好战略部署。这是技术维度。

  (3)重视培养人才,加强队伍建设。

  人才问题几乎是所有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中小互联网企业的短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有其深层的社会根源,还不仅仅是教育系统的问题,可能短期也很难解决。中小企业要缓解人才问题,可能要建立人才的成长中长期培养机制,也要注意建立人才的利益共享机制。社会组织要做好人才的共享、流动和评估机制。

  中国教育在线:请介绍一下IPv6下一代互联网在全球的发展情况?

  陆以勤:IPv6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了,近5年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IPv6地址使用率和活跃用户数增长较快。最新数据显示,从用户数量看,印度排名全球第一,IPv6活跃用户数超过两亿;美国排名第二,用户数超过一亿。从流量看,比利时IPv6流量百分比最高,已达到62%,德国紧随其后。预计两年后,欧美国家IPv6用户数将会超过IPv4用户数,未来5年,全球75%的网民可能成为IPv6用户。

  我国在IPv6的研究和部署起步较早,特别是中国教科网,在2004年建成中国第一个纯IPv6大型骨干网CNGI-CERNET2,其中广州核心节点位于华南理工大学内,另外我国学者在IPv6的标准研究方面在全球也有一定话语权。但由于社会需求动力不足,我国IPv6的发展一直不快。现在出现拐点了,随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家庭网络、车联网、5G网络、移动应用、共享出行等的发展,我国对IP地址的需求更加迫切。我们知道,2011年IPv4的地址已分配完毕,美国人均IPv4地址是5.6,我国仅有0.47,这个格局不会有大变化,并且美国的IPv6活跃数量和IPv6地址使用率都比我国高,我国互联网经济要发展,必须下决心解决IP地址问题。因此2017年1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提出到2018年底,中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2亿,计划到2020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用5到10年时间,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业应用网络。在互联网治理方面,我国也从IPv6入手取得突破,2013年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联合日本和美国相关运营机构和专业人士发起“雪人计划”,2016年,“雪人计划”在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全球16个国家完成25台IPv6根服务器架设,其中中国部署4台,打破我国没有根服务器的困境。

  中国教育在线: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更多下一代互联网人才?推进IPv6在各行各业的应用。目前在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情况如何?

  陆以勤:我前面介绍过,人才是制约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短板,而人才培养是一项综合工程,还不单单是教育系统一个部门的事情。不过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校,的确应该负担其责任。

  在高校方面,我认为除了做好开设课程等基础工作外,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事情:(1)重视师资的培养,除了花大力气吸引高端人才,还有建立教师成长的良好生态;(2)解决科研和教学方面相互相承的问题,通过在科研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学校主导的互联网的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另外,我强调一下,互联网人才需要综合素质,除了具备IPv6的专业知识,也要具备其它一些新兴的技术如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数据等。

  人物简介

  陆以勤:工学博士,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副首席信息官(CIO)、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1994年-1996年赴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1996年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1998年赴香港城市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6年被评为教授,2013年晋升为二级教授。

  目前为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华南地区网络中心主任、广东省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协会会长、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国家智能装备与控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未来互联网/SDN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高等教育委员会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移动超声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总监,教育部“近距离无线通信与网络”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学术刊物《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客座编辑,第一、二届全国高校软件定义网络应用创新开发大赛执行委员会秘书长。

  长期致力于通信、互联网和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以第一主持人负责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发改委下一代互联网专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多个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投资规模近2亿元。发表科研论文88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30篇;出版著作1本;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项,获授权14项;申请并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3项。

  先后参与组织国际学术会议7场次。其中于2010年创办的“海峡两岸高校IT高端人才论坛”,获得高校同行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中央统战部网站、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中国日报》“中国频道”、《大公报》、《澳门日报》等20多家重要媒体做了报道,被称为实现“两岸高校四通”的学术探索。论坛到今年已连续举办五届,成为海峡两岸高校IT同行的重要交流平台。2013年组织创办全国高校软件定义网络(SDN)应用创新开发大赛,2017年组织创办广东省红帽杯网络安全攻防大赛,均获得全国同行好评。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广东省电视台、广州市电视台、《广州日报》、《中国教育网络》以及国内大型新闻网站等介绍信息化和网络安全。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