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2021招生专业】华为创新班
2021-05-30 17:48:00
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
   华为创新班:以对接华为生态圈为目标,秉承“对接产业,课证共生,注重实战,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培养体系中融入校企合作资源,培养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掌握前沿科技应用,同时具有学历学位证书和华为国际认证的“双证毕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华为创新班的学生,按教学计划完成课程修读,可获得学校专科毕业证书。在第二学年考取华为认证,获得华为相应的工程师HCIA认证证书。开设华为创新班的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两个专业,具体如下。

  计算机应用技术(华为创新班)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信息安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信息和网络工程技术人员、信息通信网络维护人员、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网络售前技术支持、网络应用开发、网络系统运维、网络安全运维、Web安全管理与评估、数据安全与恢复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安全基础、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路由交换技术、网络安全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运行与维护、网络系统集成、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网络存储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SDN技术、Web应用安全与防护、华为认证相关课程等。

  就业方向:到华为生态链相关企业从事信息技术应用与维护相关工作;也可到其他各级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工商企业、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维护、推广、销售、咨询、培训技术员等相关工作。

  软件技术(华为创新班)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员、计算机软件测试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编码、软件技术支持、Web前端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HTML、CSS与JavaScript程序设计、数据结构、Java Web应用开发、软件工程技术,NodeJS应用开发,Vue/React应用程序开发,手机应用开发、大前端应用程序开发、Java Web架构应用开发计、Java Web应用开发以、华为认证相关课程等。

  就业方向:到华为生态链相关企业从事软件开发、维护、管理等相关工作;也能够在其他IT公司、政府机构、企业和机构从事软件技术相关工作。毕业后主要从事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技术支持和维护工程师、软件销售与管理人员等岗位。

  华为创新班的特色亮点:

  康大集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10年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校内建设科技园,引入华为上下游企业入驻,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打造集产、学、研、创、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1)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全程对接产业。瞄准新一代信息及通信技术,与区域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全程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企业文化类、企业实际案例类和华为认证类课程,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混编上课,并注重学生到企业实习实战培养,探索实施“理论教学+实习实训+企业实战”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具有产业实践技能和华为国际认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现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起薪点

  华为以技术发展及行业特点为基础,匹配企业信息技术人才岗位模型,推出覆盖现代信息技术全领域的国际认证体系。学校通过获得课程授权的方式,将华为国际职业认证课程嵌入学生培养方案,将最新的行业知识和案例传递给学生,将面向企业需求、实践技能强的产业课程嵌入或置换到原有课程体系,增加案例化、面向实战的实验实践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助力学校培养贴近企业实际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华为认证,双证毕业,提升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起薪点。

  (3)拓宽就业渠道

  学生入校即为华为人才联盟会员(华为生态上下游企业近2万家),通过华为认证的学生,可通过线下华为ICT人才联盟双选会和线上人才双选平台,对接华为产业链用人需求,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