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考试是我们生存的土壤
记者拨通了一家辅导机构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从事暑期辅导多年的许老师。她告诉记者,自从广州实行择校考试的政策后,她开的辅导班就一年比一年火。她直言不讳地说,择校考试是催生暑期辅导班的土壤。
从教多年的许老师说,为了进入优质学校,孩子稚嫩的双肩不得不过早地挑起考试的重担,在各种辅导机构间疲于奔命。许老师还说,在他这里培训过的学生,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所以,她每年暑期都能获得不菲的“有偿收入”。
记者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虽然许老师的观点并不一定全面,比如,有些孩子上暑期辅导班是为了交朋友或好玩。但80%暑期辅导班的宣传册上,都会标出他们的学生,历年考进华师附中、广雅、执信等名校的学生名单,以招揽更多的学生。
调查:六成老师选择暑假兼职
根据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哈尔滨等城市的一项电话调查显示,大部分被访的老师都选择暑假给学生补课。其中40%的老师选择给学生补课,16.7%选择自己开辅导班,只有20%的老师选择在家休息。
家长:我们更欢迎在职名师辅导
初中生李楠的父亲表示,“能找到经验丰富的老师做辅导,我肯定不会向学校反映老师有偿辅导的情况。再说了,给孩子补课,本来就让老师费时又费力,给报酬也很应该。如果禁止在职老师的有偿家教,我就不得不找大学生来补课,但是大学生是这个水平吗?”
马先生的女儿2008年升读初中,报读了“小升初”衔接班,衔接班称执教老师都是名校在职教师。马先生就表示,家长更喜欢在职老师进行假期辅导。因为在职老师更有经验,对孩子学习更有针对性,效果更佳,这是市场需求。马先生最后还问,现在正值假期,老师出外辅导有何不妥?
当得知教育局的禁令后,部分家长就担心辅导班会因此更换老师,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但也有家长表示并不担心。郑阿姨女儿报读的“小升初”暑期衔接班,授课老师都是名校在职教师,她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不担心辅导班因教育局的禁令而换老师。因为这种现象太普遍了,不可能被禁绝,她还表示自己反对这个禁令。
专家:在职教师兼职补课宜疏不宜堵
广州市教育部门的相关领导告诉记者,出台有关禁令是希望教师不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家教,而置正常教学于不顾。初衷是好的,但实施效果的确相去甚远。
升学压力推动在校老师补课
“名师暑期辅导班”为何屡禁不止?中山大学教育学专家郑永庭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升学和就业竞争太激烈。家长因望子成龙形成了强烈的投资欲望,自然吸引了大量在职教师投身各类培训班。
郑永庭说,在现行的教育选拔体制下,说“择校”是暑期培训班的土壤是很有道理的。
而且在平常的课堂,教师是面对全校学生传授一般知识。培训班则是课堂知识的扩展和深化,满足了一些学生的额外要求。这就造成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留一手”,保留更多教学内容用于创收。这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无法明令禁止。
建议教育部门统管培训班
郑永庭表示,在职教师兼职暑期培训班不能靠堵,建议采取疏导措施加以规范管理。他建议:首先应规定开培训班必须登记,不能随意招生;然后,应禁止学校和机关向培训班提供教学场所;最后,建议教育部门下设中介机构,对全市的培训班进行管理,处理违规的培训班,从而实施有效的引导。
郑永庭还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假期休息权应得到保障,但“一刀切”禁止所有假期活动也不可行。他建议可禁止学校在假期开办知识文化类的培训班,但可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夏令营活动和兴趣班,让学生在假期有充足的体验生活、向社会学习的机会。
改变应试教育才是关键
而另一知名高校的教育学者则认为,禁止在职教师进行有偿家教的规定脱离实际,因为应试教育大环境不改变,家长需求就会存在。根治办法是要改变应试教育体制,这样才能进而改变传统父母的心理,真正做到让孩子自由选择,不要一切都由父母代办。
不过,该学者表示,这一政策的推行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在暑期安排孩子活动时的多元化选择,大家不再一面倒地投入暑期培训,家长和孩子就有可能创造出更多新的暑期活动方式。在将来,学生和家长更合理地支配暑期时间,是大势所趋。(信息时报)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