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送教下乡还不够为实现均衡期盼形成长效机制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晓璇 实习生 吴婉玲 图/羊城晚报记者 陈文笔 实习生 梁灏
少年宫再也不是城里孩子的专利!日前,广州番禺区星海青少年宫的“流动教学快乐大巴”驶向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第二站———石楼中心小学。这是星海青少年宫全体教师采用流动教学的形式,定期一周到一所乡村学校少年宫送教下乡的教学活动。虽然同属番禺区地域,但学校和少年宫间却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正是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方便,很多乡村孩子从未踏入少年宫的大门。
“复制”少年宫进课堂
“少年宫里到底能学到什么?”很多乡村孩子都猜想。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星海青少年宫把宫里的课程能带的都带去,有舞蹈、美术、音乐、科技等六大学科涵盖的21 个活动项目,丰富多彩。
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一番精心布置,学校的教学楼变成了一座“少年宫”,每个教室都安排了不同的活动项目,有小小编导家、色彩情感、感受泥趣、航模等课程;在走廊上,老师教学生跳起了快乐双人恰恰;在楼下,孩子们练起了跆拳道、武术旋风。这些都是乡村孩子从未接触和尝试过的,他们兴奋、激动、羞涩、尖叫……星海青少年宫主任陈敏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这些活动项目都是根据乡村学校孩子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为了让环境和氛围更加接近少年宫,他们都在极力“复制”,从教学流程、内容到教具,都是一样的。
记者发现,青少年宫老师的讲课颇为生动有趣,也很有启示作用,老师一边教学生完成手上的作品,一边向学生教导相应的科目知识。如有趣的直升飞机,老师不但教学生制作DIY 直升飞机,还一边启发学生做算术运算。六年(1)班的陈嘉瑶对记者说,她家住在石楼镇,离青少年宫很远,去一次很不方便。她很喜欢“快乐大巴”,真希望青少年宫的老师们能经常来他们学校。
统筹城乡教育压力大
番禺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珈接受羊城晚报采访表示, 流动少年宫走进乡村学校,带来的是全新的教育形式,并且是公益性的,这让乡村学生可以免费享受到校外的教育资源, 区财政预算每年安排45 万元作为全区乡村少年宫的专项经费。
不过,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星海青少年宫的人力、时间有限,只能定期轮流送教到目前已挂牌的9 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它们都是以镇的中心小学为主, 但实际上番禺区还有很多更加偏远的乡村学校的孩子未能享受到这一公益服务。
对此,李珈坦言,番禺区地域广阔,特别是农村区域大,很多乡村孩子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文化素质低,他们的艺术教育得不到重视。另外,全区的艺术老师缺口大。乡村学校的规模小,老师的数量也很少,只能在保障语数英主要科目老师之外,考虑配备其他的艺术课老师。
“很多农村学校没有专职的艺术老师,都是其他科目老师兼任的, 甚至有的艺术老师就在不同学校之间‘走教’。”
“目前统筹城乡教育的压力很大,如何实现教育均衡更是难题。”番禺区副区长张力仁也指出,“乡村艺术教育单靠青少年宫送教下乡还不够,可以从学校延伸到社区,延伸到关工委、团委等部门,跟各种社会力量互动起来,让他们也参与进来, 这样才能形成长效机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