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直通
□诸葛不靓(广州,IT男)
近日,华南理工大学香港校友蔡建中在自己入学55周年之际,向母校捐赠2000万港元。这也是华工两周来接受的第二笔大额捐赠,上月底曾有一名校友一次性捐赠了6500万元人民币。
高校接受名人或校友捐赠并不鲜见,内地最有名的莫过于“逸夫楼”。香港邵逸夫老先生捐赠的教学楼,遍布内地大中小学。在广州,广为人知的中山大学梁銶琚堂、叶葆定堂、曾宪梓堂,都是由香港及海外华人捐赠兴建的。不过,华工两位校友的赠款虽然有部分是用来盖楼,但并未见报道说校内建筑会以他们名字来冠名。这不得不让人联想起此前曾闹得沸沸扬扬的清华大学“真维斯”楼和暨南大学“富力”楼———它们都是以企业名称冠名。
在欧美国家,大学以个人或企业命名校内建筑物的做法由来已久,这也是大学募集教育资金的常见做法。哈佛、斯坦福,甚至是以个人名字作为校名。不过,即使是以企业来冠名,通常也要附加冠名期限。
香港的许多高校建筑物也常以捐赠人命名。相比教学楼冠名,港大医学院易名为“李嘉诚医学院”,曾引起不小的争议。2005年,由于李嘉诚及李嘉诚基金会承诺捐赠10亿港元给港大医学院,港大校务委员会顶住舆论压力,将港大医学院更名为“李嘉诚医学院”。接下来几年,为了帮助港大医学院提高研究水平,李嘉诚又捐款8亿港元给英、美、加三所顶尖大学医学院,要求他们加强与港大医学院的科研成果分享与交流,以此提高港大医学院的研究水平。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富豪捐赠高校完全可以各取名利所需最终达至双赢。
比之港台以及西方校友之回馈母校,广州校友捐赠金额总体并不算多。这固然与中国人不爱露财的传统文化、不够发达的慈善文化有关,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广州的高校不太具备校友服务意识。在香港一些大学的办公楼里,墙上悬挂的通常不是历史人物或学界精英,而是历届毕业生的合影。每位校友回来都能找到自己的青春记忆,这种情感是无价的。譬如香港中文大学,每年校庆学生会都要筹办“千人宴”,会邀请很多校友来参加。除此之外,学校还会经常组织校友聚会。
广州大学众多,教育实力出众,培养出的学生日后有成就者会越来越多,以后大学筹措教育资金,校友资源是可堪挖掘的。但校友的钱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大学如何成为学生一辈子的青春纪念堂,实在有诸多学问值得参详。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