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2012最值得期待的教育改革
2011-12-29 09:37:00
北京日报

  敞开国际大门

  大学生留学更方便

  现状:

  在读期间境外学习比例很低

  与美国、欧洲的一流大学相比,国内高校学生在读期间能到境外学习的比例还很低。未来十年,北京地区高校在校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到境外学习。

  展望:

  高校“国际牌”惠及学子

  今年高招开始,各高校就普遍打起“国际牌”,用国际化专业、增加境外学习机会,吸引优秀考生报考。北京工业大学力争在五年内,使三分之一的在校生有境外学习经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努力使所有在校生在读期间都拥有境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北京师范大学目前已与世界上3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每年有400多名学生赴境外参加各种学术、学习活动;北京交通大学从今年起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软件学院等学院的部分专业开设国际班,选拔优秀新生到世界一流大学学习;北京化工大学则面向化学、化工及其工程装备控制类专业开办国际班,入读学生有机会享受免费读本科,全额奖学金海外留学。

  此外,中国人民大学还专门为中国学生海外留学设立资助基金;清华大学今年新增能源实验班,入读该班的学生,百分之百有境外学习机会。

  不仅如此,既参加SAT(美国高考),又报名国内高考的高三学生将越来越多。据新东方、杜克国际教育等较大规模的SAT培训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参加SAT培训的考生比去年增加50%。SAT考试的北京考生中,高二、高三学生近九成,这意味着明、后年高考做好“两手准备”的北京考生至少达到四五千人。

  告别排队“占坑”

  孩子上幼儿园不再难

  现状:

  家长曾排队九天八夜

  伴随着2007、2008年扎堆儿降生的“金猪宝宝”、“奥运宝宝”陆续到了入园年龄,本市幼儿园学位吃紧。经常出现家长为送孩子入园彻夜排队,昌平区一所幼儿园甚至出现为了能得到一个入园的名额,百余家长排了九天八夜的现象。还有很多孩子刚刚出生,家长就开始提前到幼儿园排队“占坑”。

  近三年北京出生的新生儿达到40多万人,其中北京户籍孩子仅占49%,非户籍新生儿数量增长过快,给幼儿园入园带来了很大压力。

  展望:

  上幼儿园将不难不贵

  今年年底之前,东城区共有7所新幼儿园开园,本市还将新添40所小规模幼儿园。未来三年,海淀区将通过新建、改扩建、扩班等措施,新增万余个幼儿园学位。

  2010年,本市已投入3000万元,扩班300个,并投入6000万元改扩建30所幼儿园,还将新建30所幼儿园,共增学位近2万个。今年,全市共新建和改扩建178所幼儿园,扩班400余个,增加学位2.8万余个。到2013年,本市还会新建的公办幼儿园118所。到2015年,本市将总共投入50亿元,新建、扩建600所幼儿园。

  此外,今年起,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上幼儿园不仅将获得资助,而且年底前,幼儿园收费也将有规可依,以缓解“入园贵”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首次为学前教育设立500亿元专项资金,其中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资助制度将是重要内容之一。

  资助对象包括在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幼儿园还需从事业收入中提取3%至5%比例的资金,用于减免收费、提供特殊困难补助。

  名师走出象牙塔

  高校课程网上共享

  现状:

  大师课堂与社会绝缘

  长期以来,如果你没有考上大学,或是已从大学毕业,这就意味着你与全国高校超过6亿册的图书绝缘,与高校的大师课堂绝缘,如果想走进高校图书馆以及高校的课堂面临着种种限制。

  展望:

  高校学习资源免费开放

  11月,18所中国名校的20门公开课被教育部通过网络打包展示,刚刚在网上“晒”了5天,点击量已逾10万。

  未来五年,包括至少20所在京高校在内,全国数百所高校、上千位名师参与的数万门课程将在线公开,公众足不出户,就可在线旁听大学课程。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103所高校表示,免费向社会提供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既包括专业性课程资源,也有大众化学习资源。教育部认为,高校的优质学习资源免费向社会开放,在满足各类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同时,也将推动普通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

  明年,教育部将面向社会开办“高校名师大讲堂”,与公众共享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名师大家的最新研究成果。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张东刚说,高校名师讲堂不仅“请进来”,还将“走出去”。“请进来”即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的前提下,邀请社会公众走进校园,聆听名师讲座;“走出去”则是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名师大家走出校门,开办名师讲堂,使社会公众能与高校师生一起共享科研创新成果。不仅如此,教育部还计划推动各高校逐步向社会开放图书馆、博物馆,开展“高校理论名家社会行”。

<< < 1 2 共 2 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