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工作30多年,把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国防事业,转业到地方,我一度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湛江市房产管理局副局长郭农华感慨地说,“是培训让我重温并践行‘离队不忘本、转业不转志,退役不褪色’的誓言。”
日前,郭农华和湛江200多名军转干部一道,从该市首届军转干部专业素质提升脱产培训班顺利结业。2个月的脱产学习,让这批“老兵”的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都得到了明显提高。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张阳上将本月1日作出批示,对湛江这一创新举措给予充分肯定,称赞其是“新形势下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务实之举”。
出台《意见》每年办培训班助“老兵”转型
作为全国唯一驻守有副大军区级(南海舰队)领导机关的地级市,湛江一直是军转干部的安置大市。
据湛江市委组织部统计,近10年来,湛江市每年接收军转干部超过170人,目前市直机关公务员队伍中,军转干部占到25.8%,其中县(处)级干部占45.9%,科级干部占41.8%。
“军转干部的能力素质决定着湛江整个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湛江发展的速度、程度和水平。”湛江市委书记、湛江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刘小华说,“军转干部能力素质总体不错,但相对于湛江大建设、大发展的需要来说,他们在知识结构、专业素质等方面还有些不适应。”如何帮助军转干部顺利实现由国防和军队建设人才向党政人才与经济社会建设人才转变,顺利实现从部队到地方的身份角色、行业角色和岗位角色的转变,是湛江市委尤其是组织部门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其实,湛江许多军转干部也有着迫切的转型需求。曾是一名边防军官的陈卫明,2011年转业后分配到湛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要从事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方面的工作。他对笔者坦言,刚刚到地方上班时,自己连一些基本概念都弄不清。“工业产值怎么算、单位能耗怎么算,我以前都没学过。”陈卫明说,“我们都希望地方党委政府能够给军转干部提供系统学习的机会。”
湛江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早在今年年初,湛江市委常委会就对军转干部培训工作进行了专门研究,组织部门在5月印发了《关于实施湛江市军转干部专业素质提升培训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这份《意见》,湛江市将每年按计划分期分批举办军转干部脱产培训班,每期学制2个月。军转干部的培训情况、学习成绩将归入个人档案,作为本人岗位任职、晋升的依据。
定制课程
设“公共课”+“类别专题班”
今年7月11日,湛江市首届军转干部专业素质提升培训班在该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了开班仪式,251名2009年以后转业到湛江的军转干部端坐台下,聆听刘小华给培训班讲的第一堂课。在2个多小时的讲课过程中,刘小华全面回顾了湛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明确了军转干部在湛江建设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寄语他们在湛江发展建设中再立新功。
湛江市组织部门特别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和湛江师范学院的知名教授在培训点授课,并按照军转干部“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原则,设计了钢铁石化产业、现代新兴工业、旅游服务业、城市规划管理等142个与湛江发展息息相关的专题课程,同时安排了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东新区等17个现场教学点,让学员集体调研考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