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广州市教育局接受专访 详细解读112亿预算支出
2012-03-23 17:04:00

  B

  经费分配机制有原则无细节?

  中山大学财税系主任林江:这个“大账”看上去还是以民为本的,3.05亿主投公办园。但比如大家普遍关注的机关幼儿园问题,现在看来“账本”中是有意模糊的,3.05亿学前教育经费里,到底有多少投给机关幼儿园?入园难问题到底能有多少实质改善?

  比去年增加的28亿,主要是用于“专项经费”,到底有多少是市教育局自己可以决定如何动用的?这些钱具体怎么用,比如小学、幼儿园到底怎么布局,都没有“细账”。还有,去年的预算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2012年有没有哪里做了改善?

  教育局局长提到,在学前教育资金的分配上有两个理念,一是引入财政资金绩效评估机制,二是引入竞争性分配的机制。怎么个评估和竞争法?绩效是按经济绩效、教育绩效还是社会绩效?有些地方配套不好注定了绩效不好,但社会又特别需要那怎么办?这些都只有原则而无细节。

  C

  财政预算可否设公众咨询期?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巍青表示,公开预算是好事情,但政府应该不只是晒数字,更应该完善和公开背后的程序问题。比如公众应该通过什么渠道反映自己的声音?相关的利益团体,比如幼儿园老师,他们如何反映自己的声音?目前政府最缺的是这一块。

  在香港,预算案咨询期长达三个月,市民可通过各种渠道表达意见。在西方发达国家,提出预算、公开预算、讨论预算、修改预算,都有一系列明确的程序,这个游戏规则是大家都明白的。我们这边,更应该让公众知道,比如我们如果有意见,是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是通过其他什么方式反映?如果我想为民办幼儿园争取经费,有没有明确的合法渠道?总之,公开预算是有进步,但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应完善公众参与的渠道、方式和平台,这些都是制度化建设的问题。

  ■业内建议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系副教授许锡良建议

  资金分配不要锦上添花 要雪中送炭

  “学前教育投入3个多亿,对广大市民是个利好消息。”许锡良觉得,首先在资金的分配上要明确一条:不要锦上添花,要雪中送炭。原来的一些公办园基础较好的,就不必再过多地投入。现在幼儿园的收费高,这其中也有数量不足的因素在内。

  “因此,学前教育的经费应该用于多建幼儿园,让幼儿园有个合理的分布,只有增加幼儿园的数量,才能适当地调节部分幼儿园过高的收费。”许锡良还强调,新建的幼儿园要避免办成示范园、窗口单位等,只要规范化就行了,要办成大众幼儿园。

  在民办幼儿园方面,许锡良建议政府能充分地进行市场调研,规范其收费。“任何经营都要讲成本,如校舍、设备、师资等等,让民办园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此外,在民办师资这方面也要加强服务,教师是幼儿园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的收入不能太低,如果太低就容易造成师资流失,幼儿园的运营也会陷入困境,不择手段招生引致恶性竞争,损害的也是家长的利益。”

  许锡良表示,各个幼儿园之间的教师收入略有差异是可以接受的,但绝不能相差好几倍,甚至十倍之多。

  此外,师资队伍稳定了,学位数量增多了,政府也要着力提高幼儿园的办学质量,引导幼儿园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幼儿园有了特色,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小孩的实际情况选择侧重点不同的幼儿园,让小孩接受某种艺术的熏陶,避免了所有家长都抢着进某一幼儿园。”

  ■家长声音

  学前教育应是公办的收费民办的质量

  市民刘小姐:我认为学前教育应该是公办的收费民办的质量。据说,公办幼儿园是八九百元费用一个月,但质量就参差,而民办幼儿园一个月可能要2000多,但教学亮点多,如有外教教外语等,教学理念新。

  市民陈小姐:我对幼儿园的要求很简单,民办、公办都可以,就近入学,方便接送,价格合理最关键。我是不会挑那种鼓吹某种教学法教学理念的幼儿园的。因为这里有个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过渡问题,如果用独特或者单一教学法的幼儿园,小朋友以后进入小学始终还是要适应应试教育那一套。

  市民张先生:其实为什么不能搞个名园办民园呢?在初中阶段,名校办的民校现在也是红红火火的,原因是有名校的理念和指导,师资水平高,教学质量好,受到很多家长热捧。既然现在政府不可能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那就要想办法引入社会资金,价钱只是选择向导之一,教育品牌、教育质量更具有选择向导的意义。

  这些钱具体怎么用,比如小学、幼儿园到底怎么布局,没有“细账”。

  在香港,预算案咨询期长达三个月,市民可通过各种渠道表达意见。

  要一视同仁补贴所有幼儿园,制定出一个公平的补贴办法来。

  资金的分配上要明确一条:不要锦上添花,要雪中送炭。

  校车应否纳入财政盘子考虑?

  如果我想为民办幼儿园争取经费,有没有明确的合法渠道?

  学前教育经费如何花,将邀代表委员论证再定,是好事,支持!

<< < 1 2 共 2 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在线 2019-01-22 16:28
SRC-25710451 2018-04-04 00:10
中国教育在线广东站 2018-03-30 21:22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