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深圳能否尽快重启公办园规划建设
学前教育的现状引起了调研组的反思,调研组认为,无论从理论上说还是在市民眼里,公办园都是优质学位的提供者,但我市从2006年进行公办园划转企业化改革以来,公办园数量几乎零增长,一直维持在62所,随着幼儿园总量的增加,公办园占比已经下降到4.9%。对比北京、上海、广州,它们要求到2013年公办园占比数分别为65%、70%、30%。这种发展趋势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优质公办园教育引领示范作用难以发挥。
调研组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对深圳建市以来公办园发展政策,尤其是2006以来市政府关于公办园的政策进行评估,认真考虑深圳学前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同时,调研报告还建议应按照国家要求,单独制定我市未来5~10年公办园发展规划,争取前五年内每个街道兴建一个中心幼儿园。通过10年的努力,使公办园占幼儿园总量达15%以上,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市民对公办园的需求。
建议:划定民办幼儿园盈利比例
目前,民办幼儿园占整个学前教育规模已经超过了95%,即使今后一段时间大力兴建公办幼儿园,也依旧难以“撼动”民办园的主体地位。调研报告指出,教育行政部门最近几年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存在的问题已经做一些调查研究,但在如何规范管理方面,有效的办法依旧不多。
对此,调研组建议,首先要解决幼儿园准入门槛问题。政府应当根据深圳学前教育未来规划,重新研究制定幼儿园准入标准,并根据这个标准对现存的民办幼儿园作规范性要求。
调研组认为,资本逐利的属性也是民办园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最主要原因,并对此建议,要尽快划定民办幼儿园营利和非营利的标准。据了解,与深圳相邻的香港,非营利幼儿园的允许盈利比例为投入的5%,而营利性幼儿园允许盈利比例为投入的10%。调研组认为,深圳可以参照香港的标准进行微调,使得深圳的民办学前教育有一个理性的发展思路。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