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深圳公办学校国际班到底该不该收费,这是个问题!
2013-11-04 16:57:00

  张教授解释道,以高等教育为例,公办的高等教育收费较高,是因为大学生也占用了那些提前打工等年轻人的公共资源。大学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毕业后能获取比其他人更多的资源。高中教育处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高中教育不能像小学、初中那样讲究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和普适性,而可以采取像高等教育那种多样化的机制。

  “其实,国际课程班的培养目标并不是让学生出国留学,而是让学生接受国际化的教育。”深圳某中学校长认为,国际课程班并非单纯地强化外语教学,而是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增进国际理解。

  怎么区分怎么操作需规范

  “是否占用公共资源要视情况而定。”袁老师认为,首先要判断公共资源是否被挪用到国际课程上,包括硬件、人才、资金等方面,如果能有相关条例对这些方面进行规范,或许可以有一定帮助。

  福田区某中学温老师则认为,开办国际课程应该是教改的一部分,符合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但公办学校涉及到收费问题恐不敢触及红线,“公办高中可以考虑在中考时以特招形式尝试招生”。

  “关键看怎么对国际班的学生定性。”华南师范大学教学科学院院长卢晓中认为,在招生阶段就应该确定学生的身份,比如毕业时的文凭是否和其他学生不一样等,“怎么区分,怎么操作,怎么交费,都需要确认”。

  不过,在市人大代表杨勤看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出国恰恰说明人们不认同现在的教育,各高中学校或许可以凭借探索国际化教育的机会,寻找高中教育的创新思路。“深圳可以在全国率先尝试一下,如今已经出现的问题要去面对,去规范,不能墨守成规”。

<< < 1 2 3 4 5 6 7 > >> 共 7 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