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第二届设计伦理研究大会圆满闭幕,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等联合举办
2023-03-07 10:03:00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第二届设计伦理研究大会

  2023年3月4日,第二届设计伦理研究大会在广州从化生态设计小镇成功举办。会议由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设计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设计伦理研究所、广东省可持续设计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国际先进设计中心联合举办。大会设置了两个线下会场,主会场在从化生态设计小镇;分会场在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5号楼401。线下观众约500人参会,线上观众累计观看万余人次。

  这是一场以学术内容为导向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跨学科交流盛宴。十五位国内外在各自领域造诣深厚的教授与学者围绕自主性设计、危机时代、后现象学、人工智能与设计伦理、价值敏感设计、智能代理、数智时代、人类学、地方性知识、生活者、极物、道德装饰、生态转向等关键词等展开主题演讲,展现了全球设计伦理领域研究正在蓬勃的学术活力。

  开幕

  开场由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罗胜京致欢迎词

  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 罗胜京

  罗书记在致辞中提到,面对当今充满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新技术时代,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重要论述指引下,从首届大会以“世界”为命题发问,到本届大会以“物”为主题探讨,设计伦理将以多学科交叉视野,由设计的社会责任、多元性与意义多方面激发学术思考、创新学术观点、引领设计实践,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向往。作为学院学科建设的系列活动之一,“设计伦理研究大会”已成为提升学科影响力的又一盛事,必将发出世界设计伦理研究的最强音!

  作为DEC的创办者与召集人,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黎教授简要介绍了设计伦理研究大会的办会主旨与基本会情。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 张黎教授

  张黎教授介绍到,设计伦理研究大会(Design Ethics Conference,简称DEC )创办于2021年,第一届的主题是:“为…..世界而设计”,今年的主题是“物”。物,塑造着人与周围世界的交往。与技术伦理相比,设计伦理的优势在于以物为媒,借助日常生活中的物,使得那些另类的、抽象的、无形的价值观、信仰体系和人生理想得以显形。DEC致力于当代设计伦理研究范式的更新,强调“通过设计的伦理”,以设计理论研究促进设计实践的韧性发展,集各家之智共同探索“设计如何促进人们更好地践行伦理”这一问题。

  第二届设计伦理研究大会与会领导及嘉宾合影

  作为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特色学术活动之一,设计伦理研究大会致力于当代设计伦理研究范式的更新、拓展与交流,目前已连续举办两届。DEC计划每年12月举办,DEC在December举办。第二届设计伦理研究大会以“伦理之物丨Wù”为主题,邀请到国内外十五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技术哲学、科技伦理学、人类学、艺术学理论、社会学、设计学等学科视野开展主题发言,在新兴技术的当代语境中共同探讨设计伦理研究的现状、问题与趋势。

  会议由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助理教授万千与施晗薇分别主持,由广东工业大学特聘教授李砚祖、张黎教授、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张朵朵副教授做上、下半场的学术讲评。

  上午场主题演讲

  上午场学术主持:万千

  我们正在伤害地球,而设计是伤害地球的核心力量,因为设计已经被嵌入了资本主义。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危机,战争,气候变化,不平等现象等等。面对这些危机,我们需要从不同起点出发,转变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资本主义竞争的叙事已经不再有效,我们需要过渡到新的叙事看待地球,以超越以人为中心的视角看待人类。这就是哲学中被称为后人类、跨人类等的概念。这样一些新的思想呼吁在艺术、技术、哲学、社会等各要素之间建立联系。Escobar认为在这些思想之下建立叙事的新原则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将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解从对立到统一,即人类亦是自然的一部分。基于此,Escobar提出设计可以为我们构造对危机的理解,设计可以为我们思想的过渡服务。当我们在设计工具时,像是我们在设计存在的方式,就如我们所拥有的数字设备正在设计我们的存在方式,因此我们要意识到这一事实并质疑这样一些新技术的合理性和它与资本的联系,进而对这样一些电子设备进行重新设计。最后,Escobar强调在霸权之外,我们需要把所有对立的各方合为一体,将设计作为一种动员新的生活方式的手段。

  潘恩荣 →

  从自然物到ChatGPT

  ——元宇宙的双重属性及其设计元则

  在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哲学新的认识论和推理逻辑问题是“机器如何接受并重现人类能力的知识”。从18世纪珍妮纺纱机到21世纪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都是对人类能力的接受和重现。元宇宙是一种现实的人类在虚拟空间的存在方式,实际上是以“人与机”关系为基础接受和重现人类群体生存和发展能力的知识。然而,之前的“元宇宙”研究和实践却以“人与人”关系为底层逻辑进行建构。因此,“人与机”关系的标志性AIGC技术——ChatGPT——横空出世后,原来基于“人与人”关系建构的元宇宙体系崩塌了。对此,潘恩荣认为,未来世界是“人与机”关系和“人与人”关系并行并重,我们应该考虑新的元宇宙的设计方式:人与机作为元宇宙的双重属性,以“人机平权”为元则重新考虑数字空间,如元宇宙或AIGC技术的设计。

  吴琼 →

  数据与智能时代的认知设计

  在数据和智能时代,很多设计创新的机会都存在学科交叉领域中,设计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地增强。参与定义新兴技术的应用场景,设计能够实现引领性创新,这是数据和智能时代的一个机遇,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在对未来世界进行构想的设计中,数字世界的根本机制是一个关键问题,伦理层面的问题尤为重要。设计一直在寻求让技术和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方式,数字时代,设计要主动进行前瞻性的探究,不断对人类未来生活场景进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要有道德想象力,对其中的伦理机制进行构建性的设计;要有道德判断力,来完成在复杂系统中的问题定义,最后,希望各个学科,尤其是涉及伦理社会学、技术哲学的专家们能够一起研究、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

  闫坤如 →

  人工智能”合乎伦理设计”的伦理路径探析

  对于人工智能的设计,我们所要遵守伦理的规范类型,侧重点有所不同。从前三次技术革命到人工智能这第四次技术革命,期间涉及到对内革命即自我认知的革命,和对外革命即技术引起的社会变革。闫坤如认为在人与技术、伦理的关系方面涉及两种观点,内在主义认可人的能动性,伦理要素需要内嵌于技术中;而外在主义关注限制技术的消极后果。技术的应用便进入设计环节,设计中便蕴含着人类价值,在技术的使用中便产生了伦理问题。对于这些伦理问题,我们要建立限制,进行引导,利用法律等规则来约束好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路径。

  周瑄 →

  后现象学视阈下技术人工物的设计伦理

  以后现象学的视角和方法进行设计研究,通过借鉴后现象学的技术意向性概念、“人-技术-世界”关系理论、技术的身体理论和“道德物化”思想去分析和阐述设计与人、设计与世界的关系,能够为设计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新的思路。后现象学从技术、设计和身体的关系出发,以“身体-意识”为研究方法,将“体验”作为设计对象,“技术人工物”为中介,将道德“写入”技术人工物从而引导人向善,使设计回归生活世界并践行于设计实践。从技术人工物的本体论出发,重新认识设计的伦理价值,将“道德物化”作为设计伦理的实践路径。

  王韫 →

  价值敏感的智能代理:

  智能产品设计的社会责任思考

  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了设计客体的属性变化,智能产品能够获取和处理海量的用户信息,也在重塑用户的实践经验和思维模式,这可能会导致诸多伦理风险和社会责任困境。根据“智能”程度,产品可被分为三个类别的代理身份, 即收集者、行动者和创造者,并存在不同的社会责任及挑战。设计研究者可以基于人机交互领域中的价值敏感设计 (Value Sensitive Design) 这一重要理论,探索新的视角以对理论进行拓展和应用,旨在使智能产品设计适应社会技术系统中的动态互动关系,支持建设未来负责任的智能产品环境。

  于雪 →

  设计的伦理与伦理的设计

  ——论人工智能的设计伦理

  从三个部分对在人工智能技术过程中如何体现设计与伦理二者进行讲解。设计与伦理的关系发展历程共经历了三个时期,从设计与伦理的对立、技术中立理论、到设计蕴含伦理和以伦理为导向的设计。人工智能设计中具备的伦理价值,可以从价值层级理论和价值转换到设计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基于上述内容,当我们在做以伦理导向的人工智能设计时,我们需要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利用伦理导向、参与式设计、价值敏感设计等等的设计方法工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这种设计过程中的价值的嵌入。

  李砚祖 张黎 →

  讲评

  广东工业大学特聘教授、清华大学二级教授李砚祖先生从三个方面肯定了第二届设计伦理研究大会的价值。首先,从上午半场的学者发言来看,这是一场具有高度学术价值与前瞻研究视野的大会;其次,发言学者的领域涉足技术哲学、工程哲学、人工智能哲学、伦理治理、技术伦理学、设计学等各个学科方向,体现了大会高度融合的跨学科特点;第三,本次大会跳出了“设计伦理”的传统边界重新审视设计与伦理的关系,新意颇多。

  张黎教授回应了李砚祖先生提到的跨学科属性,并简要介绍了从近年来新发论文与基金项目来锁定第二届DEC发言嘉宾的遴选机制。疫情三年,线上会议数量井喷,DEC希望可以回归学术本位,以内容为根本,以学术问题作为导向,借大会作为沟通平台与传播媒介,让更人多可以关注到新兴技术语境中的设计伦理问题。上午场的主题,更多靠近“技术物”;下午场的主题,则更加接近“文化物”。

  下午场主题演讲

  下午场学术主持:施晗薇

 John Thackara →
 Designing For Shared Aliveness

  在面对可持续性问题时,个人力量是渺小的,能做的就是关怀人、地区和生活。John Thackara教授向观众们介绍了一种由关怀生命、地区所驱动的新兴经济形式,并运用应用伦理学阐释对这一关怀经济背后人们应当设计什么与如何设计。他将阐释内容分为三部分:关怀、学习、存在。在这三个部分中,他借用众多案例阐释真正和谐的关怀是什么样的?如何通过学习增进对人类与非人类的关怀?以及如何重构正确关怀伦理?他认为,为共同生活而设计需要持续性对于包含人类在内的各种生命的关怀、学习与实践。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设计者具备生态思维,把生命之间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张磊 →

  Arturo Escobar的设计人类学思想发微

  多元世界、本体设计、自主性设计是Escobar设计人类学思想的三个核心概念。张磊副教授认为多元世界是激进的相互依存,在这之中的设计也应是多元的,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其他人类世界里的设计来丰富对于作为人类意义的理解。人类学视角下的本体差异表现为生活形式上的差异,它突破了对设计的狭隘理解,政策、规划和语言等工具都深刻地构建了人们的现实和日常生活。为多元世界的设计可以成为第四种设计与人类学结合的范式,包括为转型和为自治而设计,由后者衍生的方法论即自主性设计是本体设计的核心。自主性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创⽣的社区形态,可以实现持续的⾃我创造以及与全球化环境的结构式耦合。

  刘兵 →

  地方性知识、文化多元性与设计伦理

  刘兵教授提出,不同文化类型的知识,各自构成不同的地方性知识,其总和则构成了所谓的地方性知识的大类。知识的普遍化并不是对其普遍性的证明,在解构了知识的普遍性之后,地方性知识和所谓“普遍性”知识的对立,实际上是科学知识的多元性与一元性之间的对立,科学知识的多元性对应着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我们要认识到其合理性以及它对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从地方性知识再看何为“科学”,不同观点实际上都负载着人们价值的判断,不存在唯一的科学方式。地方性知识的理论与设计伦理的一般目标相一致,构成了后者更基础、更上位的知识和价值框架,为其提供了思想认识基础,为“服务于大多数人而非少数人”这一共同目标提供了可能性的支撑,地方性知识也为在设计中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姚丹 →

  "物”的文化隐秘性及其设计伦理

  姚丹副教授指出,“湖笔”不仅是一种文房用具,也是文化的载体与符号,表现出其呈现场合所延展的文化意义,更是特定时代赋予“物品”附加的文化价值。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古代造物背后的文化预设。“湖笔”不仅作为书画工具,同时也是文化媒介串联起元代江浙文人圈及其与精英工匠的互动;“湖笔”以文化“使者”的身份见证元代江浙文人文化圈的形成和发展,视觉文化独立系统的支撑是其身份转变的重要前提;“湖笔”中的“人”共同维系着商业外表而文化其内的独特样态。

  孟晗 →

  作为货币之“WU”的再考:

  为了向“生活者”的回归

  孟晗博士提出,“货币”是人们对物与事的价值表达与价值交换的道具,同时也是社区成员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媒介;社区成员的相互信赖与共同的价值观是“货币”成为货币的基础。“社区货币”就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地区或社区流通的“价值”的媒介,它由市民/市民团体自由设计,流通圈规模小且不能与法定货币兑换。如今在我国各地展开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就是社区货币的一个好例。这种以当地生活者主导,行政支持的协动内生型社区货币,能够激发潜藏在当地社区的多样资源,促进成员对它们的再认识和活用;激发社区成员的潜力,促进新型社区与人际网络的形成。在这个“新时代”的货币会是什么样的形式?从一般等价物,再到作为货币的“wu”,自主性的生活创生,相较于工程师的技术逻辑,更需要激活生活者“修补术”式的野生思维,因为每一个生活者都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公。

  James Auger →
  Hidden Means to Superlative Ends

  James Auger在演讲中指出,规划的实践已经简化为在屏幕上移动形状,而(物理)元素的安排发生在日益复杂的技术系统中,造成了设计与制造的脱节。用来创造当代最高级物品的物质元素(例如稀土)已经变得越来越全球化,个人已经无法获得。当代设计的人工制品的功能目的越来越依赖于全球基础设施系统,从而使既定的和主导的权力结构永久化。当代设计的艺术品的美学目的已经与日益成熟的市场营销手段对人类欲望的操纵深深交织在一起。设计当代产品的计划在本质上通常是迭代的,这促进并维持了当前通过世代产品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我们需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来改善这些状况。

  Alice Twemlow →
  Ornament and Crime and Ornament:
  A Double Plot Twist in the Morality Tale

  Alice Twemlow教授指出,设计与伦理间存在一种紧张、动荡的关系,当谈到装饰时则更为明显,即装饰被西方的、现代派的观念所主导,它被认为是一种不诚实的甚至是野蛮、退化的,不道德的,历史上也曾有过对装饰在设计中的运用进行规范的尝试。在当代的混乱中重新联系伦理与美学,剥夺设计环境中的装饰,看似有助于专注,面对真实,但在今天,我们都处于算法监控当中,装饰实际上可以作为一种抵抗个人信息监控的工具和战术,即民众可以通过装饰来迷惑或分散技术对民众(面部)信息的识别。在信息时代,装饰可以从被批判的地位中解放出来,获得新的价值。

  田松 →

  生态转向、物的尊严与设计伦理的两难

  田松教授认为,人们通常认为科学进步导致技术进步进而产生社会的进步,但技术进步实际上有可能加速环境崩溃,导致社会崩溃。在今天,人文学科已经产生了一种生态学转向。进入人类世,我们正处于文明转型的转折点,需要重新构建关于世界的基本想象:基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工业文明下我们总是遵循数理传统的机械自然观,缺乏生态学的基本感知,缺乏对物的尊重。对此,田松认为我们要以生态学为基础,重建关于世界是什么样的基本想象,要认识到物有其尊严。而设计伦理的两难便在于,设计师作为乙方,自己的伦理意识与甲方的意识两者往往是相冲突的,解决这两难困境的方法一是与甲方进行博弈;二是设计师成为甲方将自身伦理意识嵌入到作为甲方的意识当中。

  张朵朵 张黎 →

  讲评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张朵朵副教授对下午场的7位嘉宾及其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她从人类学文化相对论和生态现象学的互动关系视角出发,指出演讲嘉宾们从方法论到认识论,到具体的设计史研究、社会创新实践、再到面向未来的思辨性作品创作的探讨,充分展示了多元价值观、对人-环境互动过程的关注,对当下设计伦理、设计研究与实践的重要价值。未来,“生态转向”应该是值得期许并为之奋斗的伦理愿景。

  张黎教授以“多”(multiple)为关键词对第二届设计伦理研究大会进行了总结。首先是学科“多”,本次大会线上线下15位专家学者涉及各个学科领域,以设计伦理为基调,以物为线索,展开了一场真正跨学科的对话与思想碰撞;其次是“价值多”,不论是发言内容,还是研究视角,各位学者都是结合自身学科视野,对传统的研究对象、方法论、认识论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挑战”与更新。“他者”、“另类的”、“批判的”、“另一种”等非传统思维方式成为共性,“只能这样吗?还可以怎样”的思辨想象力与话语,在各位学者的发言中蓬勃展开;第三,是“沟通多”。所有人类活动的目标都是“沟通”。在后疫情时代,线下班会的最大价值就是充分强调“沟通”的意义。开会前、开会中、开会后,见面聊几句的智识碰撞与愉快,是线上和屏幕无法取代的经验。借法国哲学家阿兰·巴迪欧的名言,“存在的呈现方式只有一种:多”(Here is only one type of presentation of being: the multiple),让我们一起期待不一样的第三届设计伦理研究大会!感谢各位同仁的关注、参与与支持,我们下届再见!

与会嘉宾签到瞬间

大会精彩瞬间

设计伦理研究所成员合影

  大会演讲精彩内容将于“哔哩哔哩”729设计大学”上线回放,敬请关注

  大会期间,不管是发言嘉宾还是普通观众,都认真听取学习,通过不同方式记录会议内容,并向发言学者积极提问,参与讨论。

  感谢来自艺术与设计学院罗彬老师团队、设计伦理研究所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至此,第二届设计伦理研究大会圆满闭幕!

  第三届设计伦理研究大会再见!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周文娟

  摄影:罗彬团队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